应激的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emotional response)主要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个体在应激时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以及其强度如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这里介绍几种常有的情绪反应。
1.焦虑(anxiety)·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件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其特征包括:一是紧张、害怕;二是烦躁不安、心神不宁;三是担心、忧虑。
焦虑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情境的主观评价、人格特征、既往经验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估计等。
焦虑产生后,常出现交感神经活动功能亢进现象,如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出汗、四肢震颤、烦躁和坐卧不宁等。所以,适度的焦虑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焦虑过度或不恰当,就是有害的心理反应。
2.抑郁(depression)·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以情绪低落为主,同时多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等。抑郁常由亲人丧亡、失恋、失学、失业、遭受重大挫折和长期病痛等原因引起。抑郁的程度常与当事人失去自己所重视或追求的事物或人有关。
3.恐惧(fear)·恐惧是发生于自身安全和个人价值与信念受到明确威胁的情况下的情绪体验,具有较高的紧张性。
4.愤怒(anger)·愤怒是人们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受到重大挫折时,个人主观认为此障碍是不合情理的,而产生的愤恨、气恼、敌意的情绪,同时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上述应激的负性情绪反应既是对环境刺激的首先反应,又是引起后续反应的信号,进而动员个体全部的应付能力。负性情绪也使个体产生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长此以往,可导致个体躯体性疾病。当然,应激有时也可产生一些正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