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疾病的概念

第一节 应激性疾病的概念

各种致病因素在引起特定疾病的同时,也激起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因此各种疾病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应激的成分。但应激性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和界限,习惯上将那些以应激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称为应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还有一些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和诱因,对这些疾病,称其为应激相关疾病。

应激性疾病、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关系及界定见图5-1。

img

图5-1 应激性疾病、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关系及界定

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是应激诱发或加剧的躯体疾病,二是应激诱发的心理、精神障碍。应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则产生心理、精神的障碍。由于绝大多数应激反应都包含有心理因素,因此应激相关的躯体性疾病多数又归属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请参见本章第三节。

应激致病机制、影响因素和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变化,是综合性的、相互影响的。慢性应激使机体长期暴露于由ACTH引起的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下,可引起高血压及免疫抑制,同时伴有对炎症性疾病的易感性、由内脏脂肪的积聚而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及胰岛素耐受、心动过速及库欣综合征。

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慢性应激可在生殖轴的不同水平抑制其活动,如GnRH、LH及FSH和性腺,妇女可出现停经,男性可出现睾酮水平低下、性欲丧失及阳痿。应激系统过度活动还可引起其他疾病,如神经性厌食症、抑郁、失眠、慢性酒精中毒及认知功能障碍。应激也可增加某些疾病包括肿瘤的易感性。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可加速肿瘤的生长,对HPA轴的阈上或阈下刺激都具有明显的效应。长期暴露于糖皮质激素可使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类似于年龄老化时的表现。临床应用大剂量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关节炎或气喘、抑制自身免疫或阻止组织移植的排斥反应。这种治疗的不良反应是神经元减少,从而可引起认知和情绪的变化,也可引起或加重海马神经元的退行性变。

对应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年龄及出生前和早期心理和躯体应激都深深影响应激系统的基本活动。应激系统早期失调还可导致生长和发育障碍,在童年、青年和成年,可引起精神、内分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很多内分泌异常都与HPA轴有关,包括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神经内分泌功能及成年性行为的持久性改变。

尽管如此,我们对应激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并非所有应激反应都是有害的。事实上,适当应激可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免疫力和防御能力,即良性应激,但应激负荷过强或应激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发生全身适应综合征,更严重者发生应激性疾病,这种应激即称为不良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