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扣带回
2025年10月14日
三、扣带回
前扣带皮质也被认为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传统上认为这一区域在抑郁和情绪障碍的神经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数十年的大量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前扣带皮质参与诸如内隐学习、决策和注意等多个认知过程。为了全面了解前扣带皮质的作用,可将其分为情绪和认知两部分:情绪部分包括前扣带皮质的喙侧和腹侧区域,参与对某些本能反应的调节,包括对应激行为、情绪事件、情绪表达和社会行为等的自动反应:认知部分包括前扣带皮质的背侧区域,在反应选择和认知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例如,加工竞争性的信息或者调节认知或情绪的冲突会激活其背侧区域,说明前扣带皮质的认知部分可能具有评估的功能,而且,背侧区域在评价潜在冲突的出现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前扣带皮质与诸如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PTSD和单纯恐怖症(simple phobia)等不同的焦虑障碍关系密切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扣带皮质通过与杏仁核和其他脑区的联结,参与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一项f MRI研究采用Stroop范式来探测情绪冲突,结果表明,杏仁核和背外侧前额叶的活动反映了情绪冲突的数量。并且,前扣带皮质喙侧的活动与情绪冲突的解决有关。前扣带皮质喙侧的活动可以由先前与冲突有关的神经活动的数量来预测,并同时伴随着杏仁核活动的下降,说明情绪冲突的解决是通过前扣带皮质喙侧自下而上对杏仁核的抑制来完成的。
其他研究也表明,前扣带皮质通过编码得到奖励的可能性来计算行为的得失,与此同时,前扣带皮质对于权衡努力代价的决策过程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