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的生理指标

一、应激的生理指标

应激水平和状态的检测是应激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不良应激调控和应激性疾病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检测方法早期采用以访谈和心理量表为主的传统心理学方法,但由于其耗时长、主观性大、需要专业人员实施等缺陷,近年来逐渐采用应激的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以便客观、准确地观察应激水平和过程。

在评价整体应激水平的测量方面,以何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表达应激的强度,涉及Cannon和Selye的不同理论根据,采用的指标主要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但是,人们越来越感到只用这两种内分泌激素(介质)不足以完全反映应激的状态,事实上还有更多的神经内分泌轴参与应激反应,从而挖掘更多的应激激素。可以反映应激的常用指标,除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H、ACTH和糖皮质激素(人主要为皮质醇,大鼠、小鼠主要为皮质酮)外,还有阿片肽、多巴胺、生长抑素、P物质等。近年来,神经肽Y、抗焦虑肽、催产素、升压素、催乳素、HSP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有了神经内分泌的多项指标,如何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并用数值较准确地定量表达应激状态,还需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应激的客观生理指标主要采用心率变异性、皮质醇、α淀粉酶等,其中皮质醇和α淀粉酶应用最为广泛。样本来源主要包括血液、尿液和唾液。近年来,由于头发皮质醇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慢性应激水平,相关研究开展迅速。

随着人们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尽可能地选择单一或少量指标,可以客观、无创、实时、简便、自我检测,受到学术和产业界重视,包括可以应用到部队的应激的监测和预警。笔者所在课题组近年致力于研制基于客观生理指标的唾液皮质醇的快速检测试纸,可以实现客观、无创、实时、简便的心理应激的现场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