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应激医学研究

七、军事应激医学研究

高新技术在现代化战争中的普遍应用,推进着新的军事革命,现代战争正向着高技术、快节奏的方向转变。新的作战模式,如信息战、网络战、纳米战、基因战、智能战等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新的作战武器,如计算机武器、光束武器、粒子武器、气象武器、微波武器、人工智能武器和基因武器等也不再陌生。尤其是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空间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空间扩展],现代战争具有更高的突然性、致残性和死亡率,这无疑将给作战人员造成极为强烈的心理压力,军人所承受的应激程度将大幅度增强,应激反应表现将更加复杂化。

战斗胜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武器技术装备,更主要的是人的因素。随着防护装备的现代化,卫生防疫工作的不断完善,危害参战人员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如武器、环境、生物等,造成减员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而军事应激造成部队减员的可能性将会有所增加。今后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部队处理军事应激反应的能力。对军事应激性卫生减员的实时和准确的预估,将有助于指挥员正确评价战斗实力,制订明确可行的作战计划;对应激性减员的预防和处理得当,将会有力保障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战争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心理创伤,已成为战时严重影响作战能力、战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原因,而应激研究对提高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员心理素质、提高军事活动和特殊职业的人员应变能力、防止或降低应激性疾病的发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军事应激医学在军事医学领域中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军事应激损伤的防治研究引起了各国军事医学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东战争等,使人们认识到了军事应激造成精神异常的严重性。越南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后由于军事应激所致非战斗减员的严重性和战争后发生的PTSD日渐突出,推动了对军事应激长期影响的研究。美军高度重视军事应激损伤的防护研究,使得由于军事心理应激所致的非战斗减员,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数万人大幅度下降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数百人,从而使对军事应激医学的研究更加重视。军事应激损伤防护应成为军事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军事应激研究在西方国家开展较早且广泛深入,有关研究应用在战争中成果比较多,如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德国等,尤其是美国和以色列把研究成果用于指导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成效显著。在我国,军人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之,应激医学的研究正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而逐步深化,并正由于人类所承受的日益增强的应激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新军事变革所致军事应激对战斗力的影响以及现代战争对参战人员心理素质的高要求,使军事应激医学研究在军事医学研究中显得更为重要,并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