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癌症的联系及因果关系

三、应激与癌症的联系及因果关系

根据因果关系的标准,有三个因素可以用来解释应激与癌症之间存在着显著联系,但并非真正的因果关系,它们是偏差、混淆、偶然性。

首先是偏差,在观察研究中的偏差包括对各种应激暴露的回忆。常用于评价应激与癌症之间联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其设计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被诊断为癌症的人比正常人更可能回忆并陈述以前的应激暴露。上述致癌趋势至少对心理应激而言是这样的,回忆会导致更多的如来自主要生活事件的严重情绪紊乱这样的陈述。为了缩小这种回顾偏差的潜在可能性,提出了用所谓的限制性前瞻性设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即对应激的陈述来源于有症状但尚未确诊的患者,不考虑确诊前的心理评估。

其次是混淆。由于主要因素与其他本身能增强或减弱癌症危险率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混淆能够导致它们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比实际变强或变弱。早期关于癌症与各种心理因素之间联系的研究,在实验设计中不可能包括可能的竞争性危险因子,以致结果从许多其他因素的致癌危险的证据中分离出来。大量的证据表明了心理应激是如何影响生活方式的,尤其是吸烟,是许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这一因素是那么重要,以致在癌症分析时,不考虑它会使结果的解释变得困难,但如果考虑它又会产生其他疑问,是否还有其他混淆因素没有被考虑到。推至其他生活方式,如饮酒、锻炼、饮食等,也是应激与癌症关系的混淆因素。

再次是偶然性或机变。尽管部分是由数据分析中的统计学方法所致,但分析一系列的心理学因素或大量的癌症位点,必须考虑偶然性的问题。

关于应激与癌症的文献报道很多,标准也不同,有必要在解释各种证据现象时确立更严格的设计和标准的方法。这一研究领域所处理的数据常常是“弱”的数据,有些人剔除掉手头的数据,另一些人则会因为比如宗教热情而支持一些数据。

下面重点讨论生活事件作为癌症的可能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