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应激反应的应激源

二、战斗应激反应的应激源

战斗应激源可以分为生理应激源和心理应激源两大类。

生理应激源是指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理需要等,对人体的威胁是直接的。比如低温导致寒战和末梢血流减少,高温导致出汗和末梢血流增加等。

心理应激源包括认知和知觉信息以及情感信息,其对人身体的影响是间接的。

生理应激源和心理应激源很难严格区分。心理应激源可以产生类似于生理应激源的效应,生理应激源也会产生心理效应。表12-1列出了一些常见应激源。

表12-1 生理和心理应激源

img

注:上述应激源可以单独存在或相互作用共存。

战斗应激反应的发生原因目前主要集中在外部因素上,而外部因素又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也有人把主要因素称为一级应激源,把次要因素称为二级应激源。

1.一级应激源·一级应激源是指军人感受到战争对自己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自己无力应付这种威胁又难以适应,产生被侵犯和持久无助的感受。很明显,战斗应激反应的外在威胁是战斗的刺激和个人生命可能被毁灭的危险。

战场上,无论是死亡的威胁还是对死亡的恐惧、焦虑都非常常见,有时很难控制,特别是在胜利可能性微弱或者环境恶劣、战斗时间延长的情况下更明显。紧张情境的持续造成士兵应对应激的资源衰竭,如果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和瓦解,团体领导力量和集体凝聚力崩溃,士兵产生战斗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士兵失去安全感,而又不能得到集体的、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对环境的适应和控制力,自然也就会失去战斗力。这个转折点是创伤性的,这也是战斗应激反应的起点,有时也是PTSD的起点。

2.二级应激源·二级应激源是指士兵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逐渐耗尽内在的、对付死亡威胁的心理资源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睡眠缺乏甚至短暂的剥夺、缺少食物、身体疲乏、酷热脱水、严寒冻伤、缺乏沟通和交流等。

战斗应激(源)与非战斗应激(源)的区别:①持续时间不同,战斗应激源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非战斗应激源持续的时间比较长;②从发生频率不同,战斗应激只在战斗时候发生相对较少,而非战斗应激经常会遇到;③干预难易程度不同,战斗应激要在战场进行干预比较困难,而非战斗应激干预比较容易;④干预效果不同,战斗应激早期及时恰当干预效果好、预后好,而非战斗应激出现症状后干预的效果就要差一些;⑤发现的难易程度不同,战斗应激的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发现,而非战斗军事应激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