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作业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四、航空航天作业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在航空航天活动中,由于特殊的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飞行中意外事件

飞行工作是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进行的,飞行中发生意外突发事件具有原因多、判别困难、可供处理时间短、危险性大等显著特点。常见的包括:发动机突然停车、无线电通信障碍、进入浓云中失定向、迷航、油量不足、与其他飞行物体相撞等,这些意外事件均会对飞行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工作安排

1.长时间飞行·长时间飞行会导致飞行员周期节律被打破,容易出现生气、头脑反应不灵活和失眠等表现,使得其警觉性、注意力、认知能力下降。同时,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也会引起睡眠缺失,产生情绪下降、动机水平降低、主观困倦程度增加和疲劳感增加等一系列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工作绩效下降。仅仅是持续觉醒18.5~21小时不睡觉,所引起工作表现下降的程度与血液内酒精含量0.05%~0.08%所造成的影响相当。美国商业航空事故中有20%发生在飞行10小时以上的阶段。只有1%的飞行任务的飞行时间超过13小时,但有5%的事故发生于飞行第13个小时以后。军航飞行员也经常面临长时间飞行任务,有时超过20小时/天,甚至连续工作长达35小时。长时间飞行任务意味着生物节律紊乱、急性或累积性睡眠剥夺、长时间保持警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航空疲劳。

2.睡眠不足·虽然长途飞行时(超过12小时的航行),飞行员可以在飞行中安排睡眠。但这种睡眠的质量很差,噪声、湍流、温度、照明等都会影响飞行员的实际睡眠质量。短途飞行的飞行员疲劳主要来自睡眠剥夺和高工作负荷。长、短途航班飞行员都认为飞行疲劳主要来自夜间飞行、时差、早起、工作时间上的压力、多航段飞行(multiple flight legs),连续值班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休息。71%的飞行员报告曾经在飞行期间有过打瞌睡的情况。Caldwell和Gilreath(2001)调查显示,军事飞行员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调度问题(经常变化的工作、休息时间,夜航等)和在野外条件下不舒服的睡眠条件导致的睡眠剥夺。

3.海上飞行·海上飞行有海天一色、空旷、反光强等特点,容易出现海上飞行错觉,包括视性距离错觉、相对运动错觉、倾斜错觉下滑错觉等。

4.夜间飞行·首先,由于能见度差,飞行员看不清座舱外的目标,影响到对距离的判断和估计,对空中搜索目标和起飞着陆都将带来困难。其次,夜间飞行因探照灯、射击火焰和照明弹等强光的照射,可引起飞行员的目眩,导致视觉功能降低。再次,夜间飞行时飞行员很容易出现情绪紧张,从而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

(三)航天的特殊环境

由于航天器舱内的狭小空间限制、与外界隔离,宇航员缺少独处的空间,时间有限或不足、自由利用时间的减少,加之与家人朋友的别离、职业动机、感觉输入减少或增多、担心设备失灵、危险或紧急事件、单调的与极度的活动交替和厌烦等,都会对航天员的心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