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应激反应的分类、分期
(一)战斗应激反应的分类
按症状表现,战斗应激反应可分为良性战斗应激行为和不良战斗应激行为。不良战斗应激反应分为劣性战斗应激行为和战斗疲劳。
根据时间长短,战斗应激反应则可分为急性战斗应激反应和慢性战斗应激反应。
1.急性战斗应激反应·急性战斗应激反应也称“战斗休克”,是在参战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失能性心理反应,以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特点是突然发生、生理性过度疲劳激起,持续时间短(数分到数小时),极可能发生威胁生命的结果但容易恢复。
(1)激发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疲劳、饥饿,寒冷、过热,迷失方向、意外等。人际因素包括部队缺乏凝聚力,指挥员缺乏威信、指挥混乱等。个人因素包括年龄(25~35岁发生率<15~25岁发生率)、缺乏战斗经验、缺乏参战思想准备、第一次看到死亡等。
(2)症状表现:躯体生理表现和情绪、行为表现。
躯体生理表现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双目圆睁、呼吸浅快、血或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或其代谢产物明显持续增高、多汗、肌肉紧张等,可常发生心绞痛、期前收缩、胃肠蠕动和分泌功能障碍、尿频、性欲反常等。
情绪、行为表现主要有焦虑或抑郁、恐惧、精神错乱,以及记忆、注意力、语言交谈等认知行为障碍和无故发怒、攻击性行为增加。表现为有强烈的恐怖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叫喊、哭泣、不顾危险的行为(如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等。此时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非意识所为,或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呆滞、蜷缩在掩体,甚至出现木僵状态(如同雕塑般)。严重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急性战斗应激反应的一个早期征象是明显的不愿离开安全的环境。他往往是士兵中最后一个离开安全地点,而且常常回头看。他常常不必要地重复检查自己的装备,以转移其焦虑。他不理解下达的命令,甚至很难执行简单的任务。
2.慢性战斗应激反应·慢性战斗应激反应又称战斗疲劳、战斗衰竭,是长时间(数周、数月或数年)处于应激状态的结果,处于低活度的生理状态。发病隐匿,患者常脱离人群、有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需专业治疗。
(1)激发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疲劳、饥饿、寒冷、过热、长时间激烈战斗、高伤亡率、缺乏战斗动机等。人际因素包括对领导失去信心、不能交流思想、人际关系紧张、失去集体支持等。个人因素包括失去目的感、自感无尽头的长期紧张、已有神经症或性格障碍等。
(2)症状表现:躯体生理表现为两眼发直、失眠、体重减轻、便秘、动作技巧丧失、过度饮酒和用药等;情绪和行为表现为原有技巧丧失、抑郁、脱离群众、畏缩、失去斗志、固执己见、人际交往障碍、过度饮酒和用药、极慢的思维和动作,甚至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等。尿或血中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但皮质醇明显持续的高于正常。
(二)战斗应激反应的分期
战斗应激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即刻反应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1.即刻反应期·如果一个士兵是在经受应激创伤时,或是在创伤后数小时到几天,出现躯体的、行为的、情感方面的应激表现,那么该士兵就是处在战斗应激反应的即刻期。
即刻反应期无特定形式,以广泛的焦虑活动增强或减少为特点,没有其他的明确症状,一般持续数小时或几天。判断战斗应激反应是不是处在即刻期,士兵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指标。大多数战斗应激反应可望在短期内即刻期恢复,如果没有自发的恢复,或者前线治疗失败后,就会有一小部分进入急性期,但还有很好的恢复机会,如果进入慢性期,恢复就十分缓慢。
2.急性期·焦虑具体化为急性期的明确症状,类似于神经症。但程度更加严重,甚至在普通标准中被判为精神病性症状。
急性期可开始于创伤后的几个小时或几个星期,主要标志是士兵产生了自己是患者或伤员的概念。所以,医疗后送措施本身可能就是促使应激反应从即刻期向急性期转化的关键因素。人不可能长时间地忍受焦虑的折磨,只有少数人能够承受稍微长久一些,所以当从即刻期恢复失败以后,个人传统的防御机制就会使焦虑明确化,进入急性期。此期最突出的综合征是焦虑和消极反应、转换反应、躯体的疼痛现象以及行为异常的表现。急性期持续数周至数月或更长时间,还没有恢复,就进入慢性期。
3.慢性期·战斗应激反应在急性期没有恢复,就很有可能进入慢性期。通常认为向慢性期的转化发生在6个月以后。实际上,战斗应激反应的这种转化的时间是有差别的,有一些短些,另一些尤其是治疗中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迁延6个月以上。区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最明显的标志是看士兵的性格是否发生了改变,性格的改变是战斗应激反应进入慢性期最明显的标志。慢性战斗应激反应患者试图抑制发泄,尽量不去回忆创伤性经历,压抑的结果会导致噩梦、爆发性的发怒和暴力,永远不可能去应对另一场灾难。
在慢性期,作为急性期特点的神经症状在强度上及变化上都明显削弱,但作为慢性期的创伤后综合征的症状则被保留了下来,表现为对创伤记忆和经历的回避。如果不能回避或恢复,就会出现夜惊及性格行为的改变,如暴怒和喜欢使用暴力。慢性期,人格出现较大变化,由于压抑或追溯创伤性回忆所致,症状程度减轻,功能开始衰退。创伤应激后的症状,如暴发性狂怒、耐心缺乏、睡眠紊乱、持续性战争噩梦、性功能障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不良等是慢性期的特征,此期可无定期地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