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对癌症患者生存的影响
2025年10月14日
二、应对对癌症患者生存的影响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症的确诊、治疗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上的各种变化,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些应激因素?对生存和生活质量有哪些影响?乐观积极地面对又意味着什么?所有这些及其他问题的提出都反映出心理因素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
由于可通过调整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机会,应对方式对于癌症患者的预后究竟有多大影响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观察研究显示,女性癌症患者中富有“斗争精神”的患者生存时间长,而无助、绝望的情绪会导致不良的预后。心理治疗能够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延长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无论对患者自身、家人,还是专业医疗机构,针对改变和加强某些癌症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情绪的稳定。
虽然有不少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和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存在着相关性,但具体机制仍然不清。心理应激可以直接导致免疫功能的下调,忧伤和抑郁与DNA修复能力下降及凋亡的改变有关,而这些不利的作用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得以改善。另外,经过心理干预,患者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健康,如抽烟和喝酒减少、营养和运动增加、服从医嘱等。
已有大量关于应对(战斗精神、无助和绝望、否认和回避、宿命论、焦虑和抑郁、压抑情绪等)与癌症预后(生存时间、复发时间等)关系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其结果并不一致,看似应对方式与癌症预后的关系不是很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对照组患者采取不一致的应对方式以致混淆了预后结果,所以有必要采用随机干预研究,即改变应对方式的一组患者与没有接受这种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进行预后的比较,从而揭示对癌症的应对方式能多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