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常见心理问题与评估
(一)战时常见心理问题
1.开始阶段·从部队接到命令,进行作战准备,到开赴作战地点,执行作战任务,作战官兵容易出现过度兴奋心理。官兵在了解到任务的光荣性、艰巨性后,很多人会积极请战,要求执行任务。此时,由于信息不明朗,部分人员可能对外界形势判断不清、对自身能力过分高估,并在其要求执行任务的请求被拒绝后,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反应,如愤怒、激动、抑郁、焦虑等。
2.正式作战阶段·在军事行动中,往往各种矛盾交织,敌人、自己人混杂在一起,这要求参战官兵在使用武力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需准确分辨出敌人,予以打击,又需要将不明真相的群众辨别出来,以免误伤。这种尺度上的把握对参战官兵的心理要求很高,部分官兵会觉得任务不容易完成,产生焦虑心理,或是觉得任务怎么这么“复杂”而产生急躁心理。
3.结束阶段·随着事态得到控制,军事行动进入结束阶段,部分官兵会产生懈怠心理,希望任务早点结束,会产生诸如“怎么还没完啊”“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啊”等厌倦心理。由于思想上的松懈,部分官兵会对上级的严格管理产生意见,觉得“没必要”,容易因管理上的原因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战时心理反应分期
参战官兵从接到命令准备参战,到进入作战现场,直至战斗结束,参战官兵的心理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期。
1.急性期(1~3天)·在急性期,官兵接到参战命令并进入作战现场进入战斗阶段,心理反应变化比较剧烈,主要表现为各种“否认”表现。初期会出现短暂的兴奋,心理紧张度不断升高,但很快会进入耗竭状态,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如“不真实感”(不相信发生的一切是真的),或是表现出震惊、麻木、焦虑、担忧、恐惧、罪恶感、悲伤等多种负性情绪。这个阶段官兵很容易出现各种急性应激反应。
2.平台期(3天~1个月)·在平台期,官兵开始接受战争发生的现实,迅速投入战斗,面对战斗造成的大量的尸体、武器破坏,会对战争产生敬畏和恐惧。此阶段参战官兵往往会出现战斗情景的反复再现与过度敏感的情况,如梦见炮弹袭来舰艇被炸沉或听到一点异常声音就产生惶恐;在认知上仍可能表现为否认、麻木等;在情绪方面表现为不安、害怕、抑郁、怀疑、急躁、恐惧、悲哀、无助、愤怒、罪恶感等。部分参战官兵还会出现躯体问题,如食欲降低、入睡困难、记忆力下降、运动能力减弱等。此时,他们会试图采用自己惯常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对问题,如果未能奏效,其内心紧张程度可能会持续增加。
3.康复期(1个月以上)·现代战争往往进程较快、战程较短。到康复期,局部战斗会宣告一段落,官兵面临的战场形势好转,开始逐渐结束战斗返回后方,参战官兵心理问题开始得到康复,官兵逐渐建立自己对外界环境的“掌控感”并恢复了自信。大多数官兵的应激症状随着时间逐渐减缓,但仍有些人的症状是持续加重的,并可能表现为PTSD、抑郁和焦虑障碍等。
(三)战时常见心理反应
引起参战官兵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战争具有较强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以及后果的不确定性,参战官兵通常是在经历一个待命阶段之后突然接受参战任务,缺乏充分心理准备。其次,随着战争的开始,势必会造成损毁严重、死伤众多的场景,亲眼目睹战争的毁灭性力量,个体经常会经常经历竭尽全力、付出巨大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胜利等挫折打击。再次,在战场环境中,通信系统往往是敌方打击的首要目标之一,在无法明确确定敌我态势的情况下,官兵心理的知、情、意三个方面都可能受到影响。
1.认知方面·在战场上,军人亲身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害,可能会导致其基本信念的改变,如从“我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到“危险无处不在”,从“悲惨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到“悲惨的事随时可能会发生”,从“我的生活是有序的、可以预料的”到“生活中有些事根本无法预料”等。这些信念的改变,会导致官兵心理上产生失控感、不确定感,对自己、对生活甚至对人类失去信心,或是感叹于自己的渺小与无能。部分受影响程度较重的官兵可能会出现各种感觉过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判断能力下降、记忆力降低,以及灾难情境在头脑中“闪回”,甚至产生错觉和幻觉等认知功能障碍。
2.情绪情感方面·在参战过程中,官兵的心理反应常以直接的情感异常为主要表现形式。如亲眼目睹战友在作战中身负重伤之后,不敢再直接参与作战,还有一些官兵想到与战争有关的场景会出现单纯性情感反应,包括悲伤、恐惧和担心、无助感、焦虑、自责、愤怒、强迫性重复回忆、失望和思念、抑郁等。造成官兵情绪情感反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军事行动任务转换快、危险性大、环境艰苦恶劣、不确定因素多,易导致参战官兵烦躁易怒、恐慌、紧张、焦虑、恐惧等;二是许多军人第一次亲眼目睹流血、伤残、死亡事件,置身于损毁严重、战友负伤甚至牺牲的惨烈场景之中,易导致震惊、恐惧、过分警觉、悲观绝望、痛苦等情绪情感反应;三是参战官兵有时虽然拼尽全力却仍然无法挽救挫败的局面时,易导致官兵的内疚、自责、郁闷、无助、罪恶感等。
3.意志方面·因受到战争激烈场面的冲击,部分无法迅速疏解心理压力的官兵可能会出现沉默少语、逃避现实、不愿与人接触、兴趣减少或缺失、不敢出门、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多疑、不易信任他人、持续的警觉性增高,以及强迫行为等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如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上述心理反应有可以导致参战官兵出现多种躯体症状,如肠胃不适、腹泻、头痛、疲乏、脱水、失眠、噩梦、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感、肌肉紧张、体重减轻等生理功能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