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抑郁障碍是一类重要的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发作时可伴有认知与行为改变,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丧失食欲而体重下降,睡眠不好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饮食和睡眠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垮掉的感觉。抑郁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无价值感。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包括自杀念头、受迫害幻觉、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幻觉。

由于抑郁障碍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在不断改进,不同调研机构所采用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存在差异,因而不同数据来源中所报道的患病率也不尽相同。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抑郁障碍全球患病率大约为4.4%,折合患病人数约为3.22亿;该报告同时称,我国抑郁障碍患病率约为4.2%。国内亦有不少学者对我国抑郁障碍患病情况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最新数据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于2019年发表在Lancet Psychiatry的报道,结果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年患病率约为3.6%,终身患病率约为6.8%。

随着公众对于抑郁障碍的知晓程度不断提高,其危害之深远也逐渐为人所知,2017年第68届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曾被定为“一起来聊抑郁症”。抑郁障碍不仅患病率高,还存在患者自伤、自杀率高,药物治疗有效率低、容易复发等特点,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疾病负担。据2018年发表在Lancet的一项数据表明,抑郁障碍所导致的全球疾病负担位列第三。另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发布的数据预测,到2030年,抑郁障碍极有可能成为排名首位的全球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