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一、引 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的三维数字化建筑模型,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在国内引发了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强调在“十三五”时期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在《关于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在基础设施智能化方面推进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检测、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主要任务就是深化BIM技术在公路、水运领域的应用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

BIM技术成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性技术,对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提出了重大而迫切的要求。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函待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应实现常态化,要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各省市的各类型高职院校已经对BIM类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引入,在建筑行业和相关专业院校,BIM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Revit软件与应用课程,结合结构绘制和水暖电图纸绘制;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设了包括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与BIM建模、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与BIM、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与BIM、建筑装饰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与BIM等课程,从工程全周期介绍了BIM的相关课程。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将BIM可视化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进行课改研究等。然而道路桥梁类院校对BIM课程的教学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目前BIM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开发BIM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