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保障

三、学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保障

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命题是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其中教学体系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教学设计不配套等系统层面的问题是显性问题,其背后是人才培养的制度和体系缺陷。如果教学管理条块分割、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不协调,人才培养虽线性设计良好,但仍难出系统协同效应。为此,在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系保障上,学校近年来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以二级部门预算管理为起点,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体制,并打破现行的集中管理模式,按照分层分工、重心下移原则,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奠定了切实的基础。

近来,尝试进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通过压缩横向组织规模,增加管理幅度,调整机构设置,减少和调整中间层,按工作任务设岗,厘清管理职能,明晰管理职责,进行工作团队化设计——跨部门、跨层次组建横向结构组织,全员全岗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实质性举措,大幅提高了管理效能,理顺了工作程序,使学院的组织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合理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系统的管理体系改革在教学管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刚性到弹性的转变、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引导的转变,形成了个性与多元相融合、弹性与开放相适应的新局面,有力地保障了教学中心地位,有效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积极性,确保了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