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职业性,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六、注重培养职业性,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显著特征。职业素养和职业忠诚是高职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职业素养是该职业所需的以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素质,这种“职业性”的精神特质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中考虑“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素质为本位”的培养思路。

民办高职院校的运作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虽有相似之处,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却有着本质区别。学校本身是文化组织,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学术文化,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而企业本身是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经济文化,以逐利为目标,二者不能等同。但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有利成分,如企业文化中的效率、效益、忠诚、团队精神等,培养学生职业忠诚和工匠精神,增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和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综上所述,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行的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塑造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凝聚、导向和育人的强大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当不断探索具有特色的、独立的建设之路,为学校的长效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