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BIM技术纳入现有课程体系
BIM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BIM基础知识以及软件操控能力强,才能实现BIM课程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因此,BIM课程内容、课时量和开设时间规划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开设BIM课程,并且将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土建类相关专业,应根据行业企业对设计师、施工员、预算员、现场监理的新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新标准、BIM技术规范,立足专业应用,在建筑识图、设计与制图、建筑材料、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课程中,加大内容投入,使BIM的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1.建筑识图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识图课程中,借助三维可视化的3D模型,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也能模拟完成图纸会审,同时借助BIM技术很快找出问题、及时解决设计缺陷。
2.建筑设计与制图
BIM为建筑设计与制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突破了CAD的建筑构思局限,它以可视化形式进行三维建模构思,不仅可以看到设计效果,还含有建筑构件的大小、位置和颜色等信息,不同构件间都有交流性及回馈性。在全部设计中都可以直接看到,不但可以用效果图展示平面、立面、剖面图纸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设计、创建、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讨论、解决都是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的。
3.建筑设备
通暖、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专业工程由于受工作场地、专业配合、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给后期的安装和施工工程带来很多困难。通过BIM的可见性,可以完成管道和线路配合管理,也可以进行多种专业的互相检查及准确的提前保留,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施工过程、学习施工工作原理及施工技术。通过BIM软件,建筑施工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施工环境模拟。利用BIM的4D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模拟,可以直接提供建筑有关各方的沟通调整、施工组织及工作进度的模拟。
5.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资源及成本计划控制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虚拟建造的同时对施工阶段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等需求量进行统计,从而建立资源需求量的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分析材料消耗、机械结算,以及劳务分包的实际支出,进而对实际成本、预算成本等进行核算,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进而节省支出。
6.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土建类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课程,而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最后、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将BIM技术与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相融合,能使学生具备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和BIM技术,提高其就业能力。目前,较多土建类专业齐全的高校都在尝试基于BIM技术的联合毕业设计,以期建立专业之间的良好协作。
此外,BIM技术系统庞大、内容丰富,但高校教学课程总学时有限,无法完全涵盖,因此建议以打造“金课”的形式,教学团队录制系列视频课程,以在线课程的方式巩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