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性化培养体制
积极推进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层面诊改工作展开以来,学校加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1)教学考核评价改革
基于对一般能力和创新教育的把握,学校教学考核评价确立了以下基本方向:①从知识掌握评价到学习行为改进评价;②从专业概括性综合评价到专项评价、个性化评价;③从专业成绩终结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
(2)“学分银行”和“课程超市”
通过“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学校确立了公共课分层教学和实践化,专业二次选择,学分置换,跨校、跨专业选课,特长班,重修等分流培养方案,建立了以素质评价为价值定位、以素质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以信息化为基本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和学业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