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
从牙牙学语开始,语文就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语文课堂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在生活中体会到语文教育。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脱离了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的来说,语文教育必须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生活天地无缝接壤。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时刻注重研究课本、教材,体会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的教育观念的提出,打破了原有课堂教育的局限,突破了以往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提出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受语言魅力的概念。在把语文教育与生活进行联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学校教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学生阅读往往是有一定限制的。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相对较多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书籍的选择上,可以多多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的书籍。当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充实自己课外时间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对自己母语的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教育应该跳出课堂,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校园诗词大会,让学生在背古诗、行飞花令等形式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秋节可以开展猜灯谜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领悟中国文字的奥秘;在校园里也可以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们讲述自己喜爱的读物,发表自己的感受。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了教学形式,拉近了生生、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感悟汉语言文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