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建设
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企业实践、项目研发,国内外研修培训,聘请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构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要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专业前沿技术、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能引领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校内专业带头人具体培养措施为:校企兼职、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实验室建设,参与工业机器人产品及技术研发,参加机器人技术及应用高峰论坛,主持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
2.骨干教师培养
骨干教师是教师团队中的核心力量,其综合素质与总体水平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关键作用。具体培养措施为:参加行业企业新技术培训、参加技师培训,分批到国外研修学习,参与专业建设,承担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任务,指导毕业设计,承担对外技术培训任务,参加应用性科研项目。
3.“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
双基地建设与重庆工业机器人企业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参加企业实践、基地培训、横向课题研究等途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参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实验实训室建设,承担项目化课程教学等途径,提升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双师素质。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年安排1~2名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重庆工业机器人企业共同建设兼职教师储备基地,构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与质量。对聘用的兼职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带,使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管理要求,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掌握教学技巧。建立由企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聘请重庆工业机器人制造及应用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技能大赛指导等。
5.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服务
依托双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中心,成立科研工作团队,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校企共同成立科研工作团队,联合企业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依托双基地优质资源,面对社会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培训项目。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形成示范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