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活化的原因
2025年11月22日
二、课堂生活化的原因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和实践空间。常规的英语课堂通常枯燥乏味,尤其是长篇的阅读课、复杂的语法课等,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英语教学需要放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去,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运用就在日常生活中。
某中学对于该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一份“英语生活化课堂调查问卷”显示(见图2-1),有20%的同学喜欢英语课,有20%的同学讨厌英语,其他60%的同学感觉一般,不喜欢也不讨厌,这种数据其实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致的。众所周知,英语是人文学科中尤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也知道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青睐这门学科呢?

图2-1 英语课堂喜好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可以得到23%的学生能用所学英语看懂生活中简单的指示或标志,而67%的学生偶尔能用所学英语去解决实际问题,又有10%的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60%的学生英语不能脱口而出,23%的学生视情况而定,仅17%的学生能够做到英语脱口而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词汇积累情况不够好,没有形成英语思维。因此,通过上述数据可见,学生对英语的喜欢程度不深主要是他们不能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即使他们认为英语重要,但因为不能运用于生活,所以喜欢英语程度低下也在情理之中。而在对“你期待的英语课是什么样”的问题之后,得到的答案竟是惊人的一致。他们的回答集中体现为“气氛活跃,生动有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因此,活化教材内容,知识从生活中来,用到生活中去,塑造生活化的英语课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