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英语课堂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创新教学的氛围,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融进听说活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听是接受性活动,但同样可以培养创造性。例如,听了一篇短文,教师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内容用对话形式表达出来;比起dictation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一般课堂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教学有利于教师高效率地向全体学生传播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的相互作用及发展学生独特的思维风格。因此,创造性思维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小组活动可以这样安排: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究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展结对子或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结对子活动能给予学生面对面交谈和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产生信息的交流,并且在双方的交互活动中获得反馈,给予修正。小组活动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投入活动中去,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火花,使学生觉得更自由,有更好的机会说他们想说的话,也就更能发挥自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它需要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培养。心理学专家吉尔福的观点是:“创造力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来源于发散思维。”教师应当摆脱传统认知的一些束缚,勇于开拓思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在已有的定式思维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新奇感和创新思维。在7BU4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中,在传统教学思维中,我们常常灌输给学生,蚱蜢懒惰,冬天就没东西吃。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追问,蚱蜢身上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就可点燃学生的发散思维:“蚱蜢知错能改,蚱蜢有好朋友蚂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