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以信息化激发学生认知能力
科技的发展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使学生接受美育信息化教育,直观而有趣,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座桥梁。这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信息化的手段作为学习工具,能提供更加丰富的美术教育学习资源。二是信息化手段丰富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用更简单清晰的方式融于生活化教学。三是信息化手段具有交互性特点,能促进师生之间有效地双向交流。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作视觉艺术,每一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图像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掌握大量直观且有趣的教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术教育的生活化。
美术课堂上会放很多视频以及有趣的动图,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能更好地贴近生活,这说明科技的发展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查找大量辅助资料,通过运用各种软件并配上音乐,能发挥信息化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直观地贴近生活,激发求知欲,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和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我也对一些常用、流行的软件进行了整理分类,供大家参考。
1)有道笔记:最快捷的记录想法、事件、随手拍照的资料;
2)TED演讲:教师开阔眼界、提高自我学术素养的App,集齐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软件都能有效地帮助教师们,也是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
当然,除了信息化技术让我们更能融于生活化教学之外,美术课上我也融入很多现代化常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生活,在生活中运用,达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比如手机摄影课,智能手机是当今社会全民大众必不可少的移动终端,有着小巧、实用的优势特点。学习手机摄影,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手机相机、了解构图的美、探索手机摄影隐藏技巧,对于促进学生观察视野的开阔、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当然这种随手拍摄记录生活的需求,分享生活的速度,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需求,贴近我们的生活。再比如,七、八、九年级的《美术》课本都有课程学习电脑绘画P图等技术,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便捷来源于生活的美,也能更好地展现生活的美,方便学习的美,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德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世界和感知世界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多媒体的精美画面和生动形象以及手机摄影课等,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之便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取美术知识,让美术与生活实现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