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提出著名的“教育生活准备说”。在斯宾塞看来,教育应当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学科知识,斯宾塞还从学科设置与教学内容方面考虑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认为教育与生活联系,不能分割。

随着人类的发展,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5]那么既然课堂教师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也密不可分。

美国教育家杜威真正发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学校就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1]

李长吉在《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中指出,教学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单纯是现实的生活世界,还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未来的生活世界和学生内心的生活世界。[2]

陈烨认为,应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拓展生活化。[3]

黄小红认为,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可用资源,拓展教学生活化空间,如生活化的校园外部环境、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氛围、生活化的环境资源、生活化的人文资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