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提出“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并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猜想分析、积极讨论、勇于提问,言必有据地推理。学生“说”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记忆、理解、推理及空间想象等能力互相渗透。缺少问题探索过程,没有提问意识,不敢提问,缺少创新精神;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合理的猜想以及过分强调言必有据的推理,将会导致学生不敢“说”和“说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不能让“说”变成优等生的专利,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设计有梯度的“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所有教育教学行为中,学生始终是需要教师帮助的对象。其次,“说”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在上学期期末,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请每位同学利用假期寻找并整理6道图形运动题。开学初,我将同学们的作业一一仔细看过,发现里面有几位同学寻找的题目非常棒,于是布置给大家,让同学们统一完成,并利用开学初学习代数有一些机动时间分析后,组织了一场视频说题比赛,学生们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用传统型的,有用电脑几何画板制作的,有在作业本上表达同时借助视频软件处理等,展现了他们“说”题时的逻辑表达。有些同学为了达到自己理想的结果,试了好几遍,从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毅力和钻研精神,这是我平时所赏识的优秀品质。在评选了一、二、三等奖之后,我又开展了请指定同学准备指定题目,对于一些经常犯相似错误的同学,让他们尝试录视频讲解,这就需要他们能静下心认真思考学习才能完成任务。后期我将视频发布在班级学习交流群,让同学们复习或平时有需要时可以观看,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资源和潜能,对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的探索路上,教师注重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打破传统的教学定式,灵活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说”的学习开始,坚持不懈,才能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更积极、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