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寻求情境设置的最佳时机
情境须根据教材内容放在不同环节中,方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置时常被用在导入的环节,目的是介绍背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类情境如在教授古诗、文言文时极为有效。因为许多学生会因为无法理解文章背景而失去学习兴趣。如教授《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引入曹操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进行诗歌的学习。这样在教学环节的前期设置情境就比在中后期教学环节设置有效得多。
同样是引入人物故事,亦可放在教学环节的中段,并与绘画结合起来。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图,然后引入关于鲁迅小时候迟到的故事,让学生更加能体会到人物的性格。同时文章中段有大量文字描写抓鸟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字视觉化,画出抓鸟过程,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内容,再引入鲁迅与儿时玩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