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文,阅读经典

三、走出课文,阅读经典

课文情景朗读视频能带来连锁反应,课文情景朗读视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作者及其作品的距离,进而能够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进行课外的延伸阅读,包括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课文情景朗读视频拉近了与鲁迅的距离。鲁迅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有点远,他写的百草园,大部分学生也许根本感受不到有多么有趣,因为在学生心中,打游戏或者游乐场可能才是有趣的。但是,通过观看课文情景朗读视频,我们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色彩斑斓的园子、刺眼的阳光,看到了小鲁迅咧开的嘴角,听到了他的笑声,我们跟着小鲁迅一起听着诡异而惊险的百草园里“美女蛇”的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小鲁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真正走进课文。更重要的是,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了,他们更有可能会愿意去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课文情景朗读视频拉近了与蒲松龄以及《聊斋志异》的距离,学生会觉得文言文也没那么难懂,文言文所讲述的故事也非常有趣,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或许会进行课后的延伸阅读,去阅读《聊斋志异》或者更多的《聊斋志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