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用药错误的原因
造成用药错误的原因可归纳为医生因素、药师因素、药品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
1.医生因素 可分个人和非个人两种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疏忽、专业知识缺乏、不遵守规范要求;非个人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系统因素及社会因素。具体表现包括处方药物名称、剂量、规格等项目书写字迹潦草不清,药师难以辨认;处方开具的用法、用量、数量不规范等。
2.药师因素
(1)责任心不强:有的药师工作马虎,不具备良好的责任心,不坚持查对制度,造成调剂疏忽而发生错误。
(2)处方应对知识不足:现在药品种类繁多,同一成分不同品名、剂型,同一品名不同规格等经常遇到,新药也层出不穷。如果对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证、商品名及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业务水平低,容易发生错误。
(3)个体情况差异:有些人由于身体状况、心理因素、生理特点、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处方校对不够、交代不清而致出现差错。
(4)鉴别技能不强:尤其是在中药房工作的药师,对一些形状相似或性状相似的饮片要能快速辨认,否则易出现“抓错”药现象,或为图省事对暂时缺货或调配不齐的中药自作主张随意换用。
3.药品因素 不同作用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放在一起;口服与外用药品的存放区分不明显;商品名和通用名相似的药品放在一起;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药品调剂差错。还有些药品因采购缺货或配制延误,造成患者遗漏用药。
4.环境因素 处方调配工作要求注意力集中。药师一旦上岗,需连续工作几小时,在取药高峰时,由于患者多、精力需要高度集中,工作压力很大,易引发急躁情绪、从速心理,不能集中精力仔细核对处方而发错药,而且一般取药大厅环境较嘈杂,患者间相互聊天,或取药同时咨询,尤其是在窗口为患者发药的同时,出现另一位患者咨询,易分散工作人员注意力,引起差错。
5.患者因素 患者取药时已是就医过程的终端,此时患者已经历了挂号、就诊、各项检查项目的交费排队等待,身心已疲惫,往往在最后取药时心情烦躁,并催促药师。另外,老年患者、母亲带孩子、保姆等取药时,常有少拿、错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