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调剂室的安全控制

二、饮片调剂室的安全控制

(一)饮片调剂室的行政安全

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对调剂工作实施综合考核管理办法以保证质量安全。

饮片调剂所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饮片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饮片监督管理部门制订的规范名称。标签和饮片要相符。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二)配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中药饮片最终都按处方配发给患者,需要注意配方工作质量。中药处方较复杂,大多由多味药材组成,各种药材又有君、臣、佐、使之分。因此,正确阅读处方和细致认知处方是保证正确配方的关键。

1.收方和审方工作安全 有药师职称的人员才能负责中药的收方和审方,处方经各项内容审查无误后方可划价、分方、发药,药师要热情、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收处方时要坚持审核处方,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并采取配、发双核对发药工作流程,保证发药准确率。

2.调配工作安全 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前注意检查戥子、天平的准确性,调配处方时,应集中精力,认真配方,保证细致无差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听收音机、看书、聊天。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医师处方负责把关,接到处方后,按顺序仔细审核处方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费别、门诊号、医师姓名、开方日期、饮片名称、剂量、用法、收款章,有否“反畏药”等各项内容。发现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必须与医师联系,如果医师认为有特殊需要,应当由处方医生在有疑问处再签字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否则有权拒绝调配。对紧缺饮片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品种,但未经处方医师更改签字,调剂人员无权更改处方药味。

调剂人员必须确保饮片质量,鉴别真伪、优劣,认真备药,尽量药味齐全。凡质量不合格的中药,调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并及时反映。调配处方时,做到按规定称取,做到“称准分匀”。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需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另煎等单包并注明用法。

处方调配完毕应仔细包药、捆包,保证药包结实不漏,在药包上写明患者姓名、取药号码,保证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并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贵重药应单包,门诊患者处方应将其分入各包,住院患者可将其捆在第1天药包外。

不能随便调换药斗标签,严禁标签与内容不符。每个调剂台上不要堆很多药斗中有的药。下班前要将调剂台上的药收拾干净。

向药架上摆放要送往煎药室的煎药包时要看准日期,不要摆错。

由药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负责住院处方与贵重药的收方、审方、调配、登记、写瓶签、统计处方量、保管、统计贵重饮片等工作。为防止干扰临床的治疗,住院患者服用中药要经负责医生同意,请中医会诊后的中药处方要由病房工作人员送来并签字。一般不收取患者或患者亲属自行送来的,未经经治医生允许的处方。

3.毒性和麻醉饮片保管与调配工作安全 毒性饮片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饮片;麻醉饮片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引起成瘾癖的饮片;毒、麻饮片必须加强管理,以保证医疗需要,杜绝事故。

毒、麻饮片的品种范围根据国家药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毒性中药饮片品种有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汞、雄黄、轻粉、红粉、白降丹、红升丹、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甘遂、生藤黄、洋金花、闹金花、雪上一枝蒿、斑蝥、青娘虫、红娘虫、蟾酥、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麻醉性中药饮片品种为罂粟壳。

毒、麻饮片应由药师专人管理,每日消耗登记,处方分类装订,单独保存,交接班时账物相符,手续清楚,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毒、麻饮片应选择结构坚固,安全保险的铁柜专柜存放,加锁保管,不得与其他饮片混淆。

有专用账册、账卡,建收支总账,账卡应保存5年备查。用专用红色处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开方签字。处方单独保存,保留3年备查。

毒、麻饮片必须严格掌握处方限量。毒性饮片原材料不得直接发出。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处方一次有效,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调配毒、麻饮片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用天平精密取药,严禁估量取药,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复核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师重新审定后再进行调配。调剂人员不得随意涂改毒药处方。发出后,请取药者也在处方背后签字。

麻醉饮片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成年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日3~6g。处方保存3年备查。

此类饮片应有明显标记,在标签的显著位置上应分别注明“麻”或“毒”的字样,发出的饮片药包上也要注明。

外出执行临时任务,确需携带毒、麻饮片时,需经机关领导批准后领取一定基数,严格掌握使用,完成任务后,凭处方报销。科研和教学单位需用毒、麻饮片,须写报告写明情况,报告单位领导签字,经机关领导批准后,由中药房供应。

毒性饮片保管人员调动工作,应履行交接手续,由科主任监交,交接和接收人、负责人3人签字盖章。

4.复核与抽查 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专人复核后方可发出。二级以上医院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剂复核工作,复核率应当达到100%。执行双签名,避免差错。

医院应当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5.发药 发药时药师再核对一遍处方与饮片是否一致并呼叫患者姓名、核对发票无误后才能发出,并向患者交代清楚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如一些特殊药煎煮的时间长短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写在药袋上;需分别包装,如包煎、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另煎的中药要分别包装;大块、坚硬及果实类的中药应打碎后调配;有配伍禁忌和妊娠用药禁忌的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老年人和儿童用药向取药者仔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