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安全管理

六、中成药的安全管理

(一)中成药的管理

中成药作为法定制剂,已经具有与西药相似的管理属性,大部分可以按照医院所制订的药品储藏和管理规范进行管理,略微有不同之处。

(二)中成药的领取

中药房的中成药库为二级库,中成药的来源主要有从药库领取和商业直接送货两种渠道。这两种领药渠道的实现都是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IS)搭建的平台来实现的。通过HIS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中成药领取计划的传输、领取票据入库、库存管理等一系列操作。首先,通过HIS系统的库存管理程序产生领取计划,并将计划传至药库或采购(从药库领取的品种计划传至药库;商业直送的品种计划传至采购办公室);药库和商业分别负责将各自品种实现配货并负责送至药房;最后是中成药的验收,在验收时要做验收记录,查验成药的名称、批号、产地是否与发票或入库单符合,做到账目一致。

中成药的领取计划是关系到能否充足保障的关键,也是对库管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能不能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和蔓延趋势作出正确的中成药消耗分析,作出合理的领取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

中成药采取少量多次的领药原则,储存量不超过1~4周。中成药每月盘点1次。

(三)中成药的入库

核对领取的中成药在与入库单一致无误,就可以把出库单通过HIS系统实现入库了。入库时应该注意电子单据和书面单据的品名、厂家、数量、金额,规格的一致;并在每一张单据上标明入库单据号以备查对。

医院信息系统(HIS)能够准确地记录中成药的库存、入库或出库数据,达到对中成药的精确管理。熟练的运用HIS对日常中成药用药进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在进行单据入库时要坚持做到每一笔账都准确无误而且有账可查。

1.存放 中成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储存保管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临床疗效,甚至患者安危。存放环境是影响中成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控制调节中成药的储存条件,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稳定性的关键。如果对储存条件不重视或控制不好,中成药就容易发生变质。

(1)库房环境:中成药库应宽敞、整洁,货架齐备,与办公、草药、辅助、生活等区域分开。应具有符合中成药分类摆放的药柜、药架。药库应配备避光、通风、防潮、防霉、防污染及防鼠、防虫、防火等设备;并有与饮片储存要求相符的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

(2)养护中应采取的措施:为保证中成药质量,在储存中应视中成药不同的剂型、性质,科学地做好防冻、防热、防潮、防霉、防污染虫害等工作,为中成药创造一个稳定而适宜的养护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对库房周围的环境及室内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应进行定期的灭菌、消毒,以减少霉腐微生物的传播媒介,有利于防止中成药霉变。

(3)加强检查:保管人员应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批中成药进库时,除必须认真检查各自的有效期、厂方负责期、使用期或批号等以外,还应严格按先产先出、储新发旧的原则进行。

2.中成药的发放

(1)重视对药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性化服务培训,在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调剂准确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服务艺术,减少以致杜绝因为服务质量引起的纠纷。

(2)中成药在发放给患者时除了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外,还应该给患者交代清楚医嘱中涉及药品使用的内容,并提供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遇到有中成药联用或中西药联用的情况更应该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杜绝因为中成药联用引起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

(3)中成药摆放时,必须将有效期近的放在外面,将有效期远的放在里面避免留陈发新,人为造成过期。借助医院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程序,准确地监控所有中成药的效期。中成药出库时,必须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出库”的原则。定期在科室内部发布近效期中成药情况引起值班药师的注意。对于有效期比较近的中成药,要积极与临床联系尽快使用,或者尽早与供货单位联系换货或退货,杜绝超效期中成药发给患者的情况。效期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实行近期中成药动态监控制度,失误者应承担经济责任。

(刘 萍 孙 艳 魏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