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药品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二、防治药品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1.加强用药后的监测 针对人为因素产生的不良事件,要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用药监测,临床药师要监督患者严格按医嘱的用药途径、用法、用量、时间给药、用药。特别是对第一次用药者,一定要询问过敏史。用药后注意观察病情、用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对新药、新剂型药物投入临床使用时,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要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2.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收集整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坚持药品不良反应的记录与分析,是药师的重要工作,而对上市药品开展再评价、维护大众用药安全是其崇高的责任与义务。我国已正式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已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3.加强用药宣传 临床药师应发挥自身的岗位优势,对临床药学和合理用药进行宣传。宣传的对象是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提高,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认识,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4.实行专科药师制度 由于当今药品种类繁多,新品种又层出不穷,医务人员已经无暇了解掌握更多的药物信息,临床药师也不可能对每一类药品的应用非常熟悉,一名临床药师最多只能熟练掌握应用部分类别的药品。因此,临床药师同样需要“分科室”。如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医院药学部共有5名博士学位的药师和若干名住院临床药师负责临床药学工作。这5名药师均为药学博士专业学位,各有分工,分别侧重于小儿用药、抗感染用药、心内科用药、疼痛治疗用药以及肿瘤化疗用药等方面。我国临床药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在医院安排临床药师在不同的病区负责合理用药,从而达到合理用药和药师专科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