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编委会名单
编写说明
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药毒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学科任务
一、中药毒理学的概念
二、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三、中药毒理学研究目的
四、中药毒理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节 中药毒理学史与“毒药”相关概念的演变
一、中药毒理学简史
二、“毒药”概念的演变
三、“毒药”的现代概念
第二章 中药毒效动力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中药毒性的发生与发现
一、药材基原
二、毒性成分
三、临床致毒报道
四、中药毒理实验
第三节 中药毒性特征与常用参数
一、选择性
二、相对性
三、差异性
四、中药毒性描述常用参数
第四节 中药毒性作用
一、神经系统毒性
二、心血管系统毒性
三、消化系统毒性
四、泌尿系统毒性
五、血液系统毒性
六、呼吸系统毒性
七、其他系统毒性
八、特殊毒性
第五节 毒性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方式和致毒机制
一、毒性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方式和致毒机制
二、中药毒效成分
三、药物毒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药毒代动力学
第一节 毒性中药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第二节 毒性中药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一、基本概念
二、经典毒代动力学模型(房室模型)
三、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第三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一、毒代动力学研究实验设计
二、中药临床前毒代动力学评价内容
第四章 影响中药毒性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药材因素
一、基原
二、药用部位
三、剂量与疗程
四、配伍
五、煎煮与炮制
六、给药方式的影响
七、化学成分与结构
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性别
二、年龄
三、个体差异
四、机体的功能状态
五、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三节 环境因素
第五章 中药中毒原因及防治
第一节 中药中毒的原因
第二节 中药中毒的预防
一、炮制减毒
二、配伍减毒
三、合理选择剂型和工艺减毒
四、控制剂量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减毒
五、加强中药中毒的预防与宣传
第三节 中药中毒的诊断
第四节 中药中毒的救治
第六章 毒性中药的管理
第一节 毒性中药的分级
一、概述
二、国家列为管理的毒性中药品种
第二节 毒性中药的分类和种类
一、概述
二、毒性中药的临床功用分类
三、毒性中药的毒理分类
四、毒性中药的化学分类
第三节 毒性中药的使用
一、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合理使用
二、现代科学研究指导下的合理使用
三、实践经验指导下的合理使用
各论
第七章 解表药
麻黄《神农本草经》
细辛《神农本草经》
苍耳子《神农本草经》
薄荷《新修本草》
柴胡《神农本草经》
第八章 清热药
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黄连《神农本草经》
龙胆《神农本草经》
苦参《神农本草经》
藤黄《本草纲目》
山豆根《开宝本草》
北豆根《中华本草》
鬼臼《神农本草经》
金银花《新修本草》
重楼《神农本草经》
穿心莲《岭南采药录》
大青叶《名医别录》
板蓝根《新修草本》
青黛《药性论》
蒲公英《新修草本》
野菊花《本草正》
鱼腥草《名医别录》
白头翁《神农本草经》
半边莲《本草纲目》
半枝莲《江苏植药志》
熊胆粉《新修本草》
千里光《本草拾遗》
鸦胆子《本草拾遗》
四季青《本草拾遗》
青蒿《神农本草经》
白薇《神农本草经》
三颗针《神农本草经》
臭灵丹草《滇南本草》
飞扬草《岭南采药录》
苦木《中华本草》
绵马贯众《神农本草经》
附:绵马贯众炭《太平圣惠方》
紫萁贯众《中华本草》
第九章 泻下药
大黄《神农本草经》
芦荟《开宝本草》
番泻叶《饮片新参》
火麻仁《神农本草经》
甘遂《神农本草经》
京大戟《神农本草经》
芫花《神农本草经》
商陆《神农本草经》
巴豆《本草纲目》
附:巴豆霜《中国药典》
牵牛子《雷公炮炙论》
千金子《开宝本草》
蓖麻子《雷公炮炙论》
第十章 祛风湿药
雷公藤《中国药用植物志》
昆明山海棠《本草纲目》
防己《神农本草经》
闹羊花《神农本草经》
威灵仙《新修本草》
眼镜蛇《广西中药志》
蕲蛇《雷公炮炙论》
徐长卿《神农本草经》
青风藤《本草纲目》
两头尖《本草品汇精要》
金铁锁《滇南本草》
丁公藤《炮炙全书》
地枫皮《广西植物志》
两面针《神农本草经》
第十一章 芳香化湿药
厚朴《神农本草经》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泽泻《神农本草经》
香加皮《中药志》
泽漆《神农本草经》
关木通《中国药典》(1963年版)(附: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
附: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
虎杖《本草述》
第十三章 温里药
附子及川乌《神农本草经》
附: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
吴茱萸《神农本草经》
花椒《本草纲目》
丁香《开宝本草》
第十四章 理气药
川楝子《本草正》
薤白《本草图经》
青皮《本草图经》
九里香《本草纲目》
第十五章 消食药
山楂《本草衍义补遗》
莱菔子《本草衍义补遗》
第十六章 驱虫药
使君子《开宝本草》
鹤虱《新修本草》
南鹤虱《救荒本草》
第十七章 止血药
蒲黄《神农本草经》
三七《本草纲目》
艾叶《本草经集注》
第十八章 活血化瘀药
莪术《医学入门》
三棱《本草纲目拾遗》
川芎《神农本草经》
延胡索《神农本草经》
丹参《神农本草经》
小叶莲《月王药诊》
急性子《救荒本草》
桃仁《本草经集注》
益母草《本草纲目》
马钱子《本草纲目》
土鳖虫《神农本草经》
水蛭《神农本草经》
斑蝥《神农本草经》
红娘子《本草图经》
青娘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第十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神农本草经》
天南星《本草拾遗》
白附子《名医别录》
大皂角《神农本草经》
黄药子《开宝本草》
桔梗《神农本草经》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葶苈子《神农本草经》
白果《绍兴本草》
洋金花《本草纲目》
天仙子《图经本草》
华山参《陕西中草药》
第二十章 安神药
朱砂《神农本草经》
远志《神农本草经》
第二十一章 平肝息风药
罗布麻叶《陕西中草药》
钩藤《本草原始》
天麻《神农本草经》
全蝎《蜀本草》
蜈蚣《神农本草经》
牛黄《神农本草经》
第二十二章 开窍药
麝香《神农本草经》
蟾酥《药性论》
樟脑《神农本草经》
猪牙皂《名医别录》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人参《神农本草经》
西洋参《本草从新》
黄芪《神农本草经》
甘草《神农本草经》
补骨脂《雷公炮炙论》
鹿茸《神农本草经》
当归《神农本草经》
何首乌《神农本草经》
榼藤子《本草衍义》
第二十四章 收涩药
罂粟壳《本草图经》
五味子《神农本草经》
肉豆蔻《雷公炮炙论》
第二十五章 涌吐药
常山《神农本草经》
瓜蒂《神农本草经》
胆矾《神农本草经》
藜芦《本草经集注》
第二十六章 外用药
雄黄《神农本草经》
硫黄《神农本草经》
木鳖子《神农本草经》
土荆皮《药材资料汇编》
蜂房《神农本草经》
大蒜《名医别录》
升药《外科大成》
白降丹《外科正宗》
砒石《开宝本草》
轻粉《本草拾遗》
铅丹《神农本草经》
干漆《神农本草经》
蛇床子《神农本草经》
狼毒《神农本草经》
附篇
第二十七章 中药相互作用毒性及疗效改变
第一节 中药相互作用毒性增强或疗效降低
一、中药“相反”作用的内涵
二、“十八反”“十九畏”探源
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的现代应用研究
四、“十八反”药物配伍的现代研究
五、中医“十九畏”药物相互作用现代研究
六、其他“相反”作用药物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药相互作用毒性减弱
一、中药“相杀”“相畏”作用的内涵
二、中药相互作用毒性减弱的现代研究
三、毒性减弱实例
第三节 中西药合用毒性增强
一、中西药物合用毒性增强的类型
二、中西药物合用毒性增强的机制
三、中西药合用的毒性增强实例
四、中西药合用所致毒性增强现象的总结
第四节 中西药合用毒性减弱
一、协同增效,减少药量或疗程
二、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影响药物代谢
三、促进毒性药物或毒性代谢物的排泄
四、中西药物合用的毒性减弱的实例
五、中西药物联用毒性减弱现象的总结
常用术语缩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