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本草拾遗》
本品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用于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一)毒性成分
千里光的毒性成分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包括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灵碱、克氏千里光碱、阿多尼弗林碱等。
图8-17 千里光部分毒性成分
(1)千里光宁碱(CAS NO.:130-01-8);(2)千里光菲灵碱(CAS NO.:480-81-9);(3)克氏千里光碱(CAS NO.:2318-18-5);(4)阿多尼弗林碱(CAS NO.:115712-88-4)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千里光毒性成分PAs可导致显著的肝毒性、肺毒性、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
消化系统:摄入中毒剂量的千里光PAs会引起急性及慢性肝损伤。
生殖系统:表现为致突变、精子畸形、胚胎毒性、影响骨骼发育等。
急性毒性:小鼠ig千里光水提液48.6~95 g/kg后出现鼻翼翕动、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加快、剧烈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多数小鼠在30 min内死亡,LD 50为63.46 g/kg。小鼠ig千里光60%乙醇提取液38.4~75.0 g/kg即可出现上述症状,多数在150 min内死亡,LD 50为47.88 g/kg。小鼠ig千里光95%乙醇提取液26.2~51.2 g/kg后,多数小鼠在1 h后死亡,LD 50为34.56 g/kg。千里光提取物的毒性大小顺序:95%乙醇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
特殊毒性:千里光70%乙醇提取物1 309.0 mg/kg剂量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对于雌性小鼠,392.7 mg/kg剂量即能增加骨髓细胞微核率。392.7 mg/kg及1 309.0 mg/kg剂量的千里光70%乙醇提取物可引起小鼠精子畸形率升高。
2.毒理机制 PAs原型化合物的毒性很小,而由肝脏微粒体CYPs代谢后可形成代谢吡咯,为有毒的代谢中间体,能与肝脏中的大分子如酶、蛋白质、DNA、RNA以共价结合,抑制有丝分裂,诱导形成巨大肝细胞,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裂解或坏死。当吡咯代谢产物溢出到肺脏,可引起肺水肿和胸膜渗液。千里光菲灵碱和克氏千里光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通过影响DNA复制造成DNA损伤和凋亡。
(三)毒代动力学
千里光宁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涉及Ⅰ相和Ⅱ相代谢,包括:①酯键水解,形成次碱及次酸。②次碱部分氮氧化形成氮氧化物,或者其他部位氧化形成羟化产物,氮氧化物继续代谢成羟化产物或羟化产物继续氮氧化、水解。③原型化合物或羟化产物与硫酸、GA结合。④次碱脱氢形成还原产物,并进一步与GSH结合。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症禁忌 中寒泄泻者勿服。孕妇、儿童勿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成年人摄入千里光中PAs的中毒剂量为每日0.1~10 mg/kg。《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千里光用量为15~30 g。千里光多复方使用,可通过方剂配伍减少毒性。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早期可通过催吐、洗胃抢救。出现肝腹水、肝炎时则采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