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神农本草经》

细辛《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

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一)毒性成分

虽然细辛的基原属于马兜铃科植物,含有的马兜铃酸具有显著的肾毒性,但细辛入药部分(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的含量远低于茎叶,不足以产生毒性。细辛入药部分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黄樟醚(safrole),其含量约占细辛总挥发油的13.69%。

图7-2 黄樟醚

(CAS NO.:94-59-7)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可引起头痛、气急、呕吐、烦躁、出汗、颈项强直、毛发竖立、口渴、脉速、体温及血压升高、瞳孔轻度散大、面色潮红、肌肉震颤、全身紧张,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眼球突出、神志昏迷、尿闭,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急性毒性:小鼠ig等剂量细辛挥发油和去油水煎液,挥发油组70%死亡,LD 50为27.0 mL/kg,去油水煎液组无一死亡。小鼠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细辛挥发油的LD 50为0.55 mL/kg。小鼠ig和iv华细辛煎剂的LD 50分别为12.375 g/kg和0.778 g/kg。小鼠ip辽细辛油的LD 50为1.02 m L/kg。小鼠ig细辛根散剂的LD 50为6.522 9 g/kg,而小鼠ig细辛全草散剂的LD 50为11.705 2 g/kg,说明细辛根散剂的毒性较大。实验表明小鼠灌胃细辛散剂后主要毒性反应为呼吸困难、发绀、抽搐、烦躁等,致死原因可能是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慢性毒性:小鼠ig细辛水煎剂40.5 g/kg,1次/d,连续4周,与对照组比较,其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及肝肾的形态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用药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表明超大剂量细辛水煎剂对小鼠的消化、摄食、吸收功能有所影响,从而导致小鼠增重减慢。

2.毒理机制 细辛中毒后,其挥发油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初期兴奋,后则抑制,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抑制,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反射消失,最后呼吸完全被麻痹,先于心跳而停止。另外对心肌及平滑肌亦有直接抑制作用。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细辛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大鼠ig细辛提取物20 g/kg后,黄樟醚的血液浓度很高,表明吸收完全,t max为13.00 h,t 1/2为2.44 h,平均保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为18.39 h。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者忌服。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3.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若以单位药细辛研末冲服,用量4~5 g即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与《本草纲目》所言“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吻合。外用适量。

炮制减毒:细辛经充分煎煮可减轻毒性。毒性成分黄樟醚的挥发性大于药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经煎煮30 min后,煎汁中还保留一定量的甲基丁香酚,而黄樟醚的含量已经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

配伍减毒:细辛与附子、白芍配伍,可明显减轻细辛的毒性。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中医救治:治宜清热解毒、涤痰镇痉,宜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