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莲《月王药诊》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平;有小毒。调经活血。用于血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
(一)毒性成分
小叶莲中毒性成分主要有鬼臼毒素(参见[鬼臼]项)、4′-去甲基鬼臼毒素、α-盾叶鬼臼素、β-盾叶鬼臼素、去甲鬼臼毒素苷、去甲鬼臼毒素、鬼臼毒素苷、鬼臼内脂、去氧鬼臼毒素(参见[鬼臼]项)、鬼臼毒酮(参见[鬼臼]项)等木脂素类化学物。鬼臼毒素作为小叶莲中的活性成分,但同时也是毒性成分,属细胞毒性物质。
(二)毒性作用
鬼臼毒素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大,可引起胃肠不适、接触性皮炎。内服鬼臼毒素或鬼臼树脂可刺激小肠引起大量水泻,并伴有腹痛、血便,或导致严重衰竭性虚脱。中毒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峻泻,继而呼吸急促、运动失调,最后休克而死亡。亦有服用鬼臼药酒而引起中毒事件的报道。
图18-6 小叶莲部分毒性成分
(1)4′-去甲基鬼臼毒素(CAS NO.:40505-27-9);(2)α-盾叶鬼臼素(CAS NO.:568-53-6);(3)β-盾叶鬼臼素(CAS NO.:518-29-6)
小鼠ip鬼臼毒素的LD 50为30~35 mg/kg,但ip鬼臼毒素、α-和β-盾叶鬼臼素和4′-去甲基鬼臼毒素的葡萄糖苷,其LD 50均在200 mg/kg以上。将上述4种成分加上鬼臼苦素及它们的葡萄糖苷注入大鼠和豚鼠腹腔,检查其对骨髓、淋巴系统、WBC、小肠上皮和精子生成作用,发现它们的葡萄糖苷阻止这些器官有丝分裂的毒性作用较苷元小。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腹泻、呕吐和唾液分泌过多,猫对上述作用最敏感,大鼠、豚鼠和犬耐受较好。猫注射氯丙嗪后对上述反应有一些保护作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鬼臼毒素、去甲鬼臼毒素苷、去甲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脂素5种成分均有一定毒性,其中鬼臼毒素的毒性较强,去氧鬼臼毒素次之,鬼臼类中药乙醇提取物的毒性明显低于鬼臼木脂素,且其毒性大小与鬼臼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成正比。鬼臼毒素、去甲鬼臼毒素及4′-去甲鬼目毒酮是鬼臼提取物中的致泻成分。苦鬼臼脂素对离体动物肠管无作用,但可致活体动物腹泻,静脉注射鬼臼毒素后可致肠蠕动及增加肠张力。该作用并非通过阻断迷走神经或内脏神经所致,亦非阿托品样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