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一)毒性成分
火麻仁主要毒性成分为大麻酚类化合物及吲哚衍生物类毒性蛋白。
图9-4 火麻仁部分毒性成分
(1)Δ9-四氢大麻酚(CAS NO.:1972-08-3);(2)Δ8-四氢大麻酚(CAS NO.:5957-75-5);(3)大麻酚(CAS NO.:521-35-7);(4)大麻二酚(CAS NO.:3556-78-3)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神经系统:火麻仁可致大脑灰质神经元溶解及胶质细胞增生,引起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视力模糊、精神错乱、失去定向能力,进一步可出现瞳孔散大、抽搐、昏迷等。
消化系统:火麻仁毒性蛋白有胃肠道刺激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症状,还能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
血液系统:食管、胃、结肠、空肠、回肠广泛出血。
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肌变性坏死等。
急性毒性:服用火麻仁60~120 g,1~2 h内可发生中毒反应。小鼠ig大麻石油醚提取物的LD 50>10 g生药/kg;家兔iv四氢大麻酚8.0 mg/kg,脑电图表明皮层神经元和中脑兴奋性增加,动物表现不安,活动增多。
慢性毒性:大鼠连续igΔ9_四氢大麻酚每日10~50 mg/kg,其行为表现先抑制后兴奋:第1周,活动较少,之后活动逐渐增加,出现不安;到第3周,多数动物出现攻击性。
特殊毒性:妊娠大鼠ig大麻酚500 mg/kg,可引子鼠体重降低,四肢畸形。
2.毒理机制
神经系统:火麻仁可增加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火麻仁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家兔sc大麻蒸馏提取物,毒性成分吸收迅速,代谢产物大麻酚羧酸12 h后浓度最高,9 d后仍可检出。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孕妇忌用。习惯性流产、脾胃虚弱滑肠者禁用。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火麻仁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3.使用注意
炮制减毒:果皮毒性大,加工大麻仁药材时应除净。
用法用量:10~15 g。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先催吐,然后用0.2%鞣酸溶液、1∶4 000的高锰酸钾或0.5%药用炭洗胃,之后用硫酸钠导泻。过度兴奋者可用镇静药。对昏睡者用适量兴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