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丹《神农本草经》

铅丹《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纯铅经加工炼制而成的铅氧化物(Pb3 O4)。

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服截疟止痢,坠痰镇惊。

(一)毒性成分

铅丹主要成毒性分为Pb3 O4

图26-8 Pb3 O4

(CAS NO.:1314-41-6)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出现头晕失眠、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关节疼痛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继则引发铅中毒性神经炎、肌肉麻痹,可伴见腕垂、踝垂等典型症状。重度中毒时出现铅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头痛失眠、感觉迟钝、精神抑郁、昏迷瘫痪。当血铅浓度≥600μg/L时,人体会有明显的神经毒性表现,因此一般认为人体能承受的最大血铅浓度为400μg/L。当血铅浓度在200~400μg/L时,人体也会出现与血铅浓度有关的认知状态改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铅浓度要控制在100μg/L以下。但也有报道认为即使血铅浓度在100μg/L以下,人体也会出现轻微神经反应。

心血管系统:血压增高;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平滑肌和血管痉挛,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溃疡;出现铅中毒面容,表现为面色土黄色或灰白色,由面部小血管痉挛引起。此外,铅进入血液循环,能迅速分布到骨骼、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使之发生炎症病变,从而出现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肾病。

消化系统: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吐出物带有血丝,腹痛、腹泻、黑便、阵发性脐周绞痛,肝区触痛、黄疸、肝肿大,转氨酶增高;刺激胃肠道,诱发胃肠炎。

血液系统:铅可使RBC破裂、溶血,WBC增多。

泌尿系统:排尿频繁,尿中出现蛋白质、管型、脓球等,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可见间质性肾炎、尿毒症。

急性毒性:小鼠iv铅丹水煎剂的LD 50为16.70 g/kg。

慢性毒性:临床铅的中毒量为0.4 g,因有蓄积作用,口服少于2 mg/d,连服数周也将出现慢性中毒。

2.毒理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①引起认知障碍。铅能使脑组织蛋白受损,减小较大(如全脑、叶状灰质和白质)和较小(如扣带回、岛叶、胼胝体)的大脑组织区域体积。②阻碍胚胎组织发育。可使胎儿、婴儿大脑神经元DNA甲基化,进而影响大脑发育。③引发类似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铅暴露可使海马区乙酰天冬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后者与神经元损伤或神经轴突结构变性密切相关。

消化系统:铅类化合物能与蛋白质和其他组织成分结合成难溶性化合物,是刺激胃肠道、诱发胃肠炎,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溃疡的原因。

血液系统:铅可抑制Hb合成中的一些关键酶,阻碍了卟啉与Fe2+的结合而导致溶血。

(三)毒代动力学

Pb3 O4吸收甚慢,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吸收后90%以上沉积于骨内。铅主要经肠与肾排泄。尿中铅含量超过0.05~0.08 mg/L时,应考虑铅中毒可能。血中铅含量超过0.05~0.1 mg/L,即产生中毒症状。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一般不作内服,必要时控制剂量,只可暂用,并严格观察。防止过劳、饥饿、感染,以免使潜在的铅游离出来,引起急性中毒。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早期洗胃,硫酸镁导泻,保护胃黏膜。应用钙剂如依地酸钙钠促进血液循环中的铅沉淀于骨内,降低血铅浓度。其他症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