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一)毒性成分
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为苍术苷(atractyloside)与羧基苍术苷(carboxyatractyloside)。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苍耳子中毒多在服药1~3 d后发病,生苍耳子中毒则较快,口服后4~8 h发病。其典型中毒反应为头晕头疼和恶心呕吐,严重时还可伴有抽搐和低血糖等症状。患者急性中毒时,对心脏、肝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的损伤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抑制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疼痛、腹泻等。重者频繁呕吐,上腹部广泛压痛,并可出现黄疸,甚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脏肿大压痛,肝功能检查可见ALT、AST明显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肝脏退行性改变或坏死。
图7-3 苍耳子部分毒性成分
(1)苍术苷(CAS NO.:17754-44-8);(2)羧基苍术苷(CAS NO.:33286-30-5)
泌尿系统:苍耳子中毒可引起肾脏的广泛损害,大部分中毒患者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颗粒管型和RBC、WBC,损害较严重者可见眼睑浮肿,甚至出现无尿和少尿,部分患者可见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管腔内有蛋白管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系统:口服苍耳子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律不齐、心率减慢、高血钾,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早搏,有的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血液系统:苍耳子中毒后可引起广泛性出血,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口鼻大出血,致使循环衰竭。
呼吸系统:苍耳子轻度中毒对呼吸无明显损害,仅部分患者肺部闻及湿啰音,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呈叹息样呼吸,甚至呼吸衰竭。
急性毒性:小鼠ip苍耳子水提物的LD 50为0.93 g/kg,ig的LD 50为201.14 g生药/kg,ig的MTD为0.437 g/kg。家兔ip 25%的苍耳子乳剂的LD 50为10 m L/kg,小鼠ip的LD 50为1.5 mL/kg。小鼠ig苍耳子醇提物的MTD>2 400 g生药/kg,醇提物中未见明显毒性成分。
慢性毒性:用较高剂量的苍耳子水提取物灌胃一段时间后,大鼠可产生明显的肝脏毒性反应,毒性作用程度与用药时间有关,其肝脏损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逆性。苍耳子水提物剂量达人每日MTD的10倍时对动物(大鼠)的肾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长期(2个月及以上)摄入3倍或9倍的人每日MTD,存在肾脏纤维化的风险。
2.毒理机制
消化系统:苍耳子的肝毒性机制可能与其引起肝脏氧化应激相关,抑制了机体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酶系和非酶系,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形成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其肝毒性机制还与胆汁淤积及肝细胞能量代谢机制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溶血空斑试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和WBC移动抑制实验表明,苍耳子煎剂对C57/BL6纯种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可使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和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细胞数减少,并使Th/Ts比值降低,与其影响到实验小鼠的T细胞亚群分布和β-内啡肽产生有关。
血液系统:由于苍耳子中毒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因此引起广泛性出血。
(三)毒代动力学
大鼠ig苍耳子提取物12.5 g/kg、25 g/kg、50 g/kg后,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苍术苷血药浓度,绘制出C-T曲线。其低、中、高浓度的苍术苷的t max分别为0.38 h、1.85 h、0.27 h,t 1/2分别为13.64 h、9.62 h、8.61 h,三个剂量组的AUC未表现出剂量相关性,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苍术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行为呈现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3~10 g,外用适量。
炮制减毒:苍耳子必须炒至黄色时才可应用。高温干燥处理苍耳子可降低羧基苍术苷的含量,提高苍术苷的含量,整体毒性是高温处理前的1/50。
配伍减毒:用黄芪配伍苍耳子,能够降低后者的肝损伤作用。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苍耳子中毒无特殊解毒剂,治疗以对症、排毒、补液和保护脏器为主。中毒早期、无胃肠出血者可予以催吐、洗胃、导泻,大量食入或诊治晚期者可用生理盐水高位灌肠。
中医救治:昏迷者可鼻饲至宝丹,或者用安宫牛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