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雷公炮炙论》

肉豆蔻《雷公炮炙论》

本品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

辛,温。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一)毒性成分

肉豆蔻发挥毒性的主要成分有肉豆蔻醚、黄樟醚(参见[细辛]项)、榄香脂素、丁香油酚等,其中,肉豆蔻醚是肉豆蔻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约占4%。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出现浮动、飞行、手足离体、迷茫等幻觉,恶心、眩晕、呕吐,严重时谵妄、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变慢、反射消失,甚至死亡。人服肉豆蔻粉7.5 g,可引起眩晕,甚至谵语、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图24-2 肉豆蔻部分毒性成分化学

(1)肉豆蔻醚(CAS NO.:607-91-0);(2)榄香脂素(CAS NO.:487-11-6)

急性毒性:小鼠ig肉豆蔻挥发油的LD 50为7.67 g生药/kg,中毒多表现为做环形运动、呼吸急促、步态蹒跚,死亡大多发生在给药后4 h内,无性别特异性。小鼠ig肉豆蔻生物碱的LD 50为5.1 g/kg,当给予4 g/kg时,小鼠出现活动减退、步态蹒跚等现象。小鼠ip生肉豆蔻、滑石粉煨肉豆蔻、麸煨肉豆蔻、面煨肉豆蔻的LD 50分别为0.52 mg/kg、0.56 mg/kg、1.85 mg/kg、2.65 mg/kg,炮制品毒性比生品均有所降低。猫ig肉豆蔻粉1.9 g或sc肉豆蔻挥发油0.12 m L/kg,则引起肝损伤,并致半昏迷甚至死亡;兔ig肉豆蔻醚的MLD为1 g/kg。

慢性毒性:大鼠ig生肉豆蔻10 g/kg、麸煨肉豆蔻10 g/kg,12周后,生品组中肌酐含量显著降低,尿中泛酸、肉毒碱C 2∶0和氨基酸代谢异常,麸煨品组对肌酐、泛酸、肉毒碱C 2∶0和氨基酸代谢均有向正常组显著回调的作用。

特殊毒性:研究报道肉豆蔻醚有致畸作用,黄樟醚有致癌作用。

2.毒理机制 肉豆蔻可能通过调节DA和5-HT水平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者抑制。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肉豆蔻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肝脏微粒体CYPs具有诱导作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试验表明,肉豆蔻醚主要产生两个代谢产物,分别为5-allyl-1-methoxy-2,3-dihydroxybenzene和1′-hydroxymyristicin或2′,3′-epoxymyristicin。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湿热泻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3~10 g。忌铜铁器。

炮制减毒:肉豆蔻有多种炮制品,其炮制品中毒性成分肉豆蔻醚的含量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停止用药,急性中毒者应立即洗胃或催吐;必要时吸氧及其他对症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