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解表药
2025年08月10日
第七章 解表药
导学
本章介绍了解表药的功效和毒性作用概述,以及代表药味的基原、功效、毒性成分、毒性作用与机制、毒动学、毒性作用的预防、中毒救治等。
学习要求:
(1)掌握解表药的毒性作用与机制。
(2)熟悉解表药的基原和毒性成分。
(3)了解解表药的功效、毒动学、毒性作用的预防和中毒救治。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表证主要是由于外邪(外界的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浅表部位所致的一类病证,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的症状十分相似,因此,这类疾病也可以用解表药进行辨证论治。解表药又分为两类:发散风寒药,药性多辛温,主治风寒表证;发散风热药,药性多辛凉,主治风热表证。解表药主要用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或温病初起。除发汗解表之外,有的药物还具有止咳平喘、利尿、止痛、透疹等功效,可治疗咳喘、水肿、痹痛、麻疹、风疹等证而兼有表证者。
使用不当是解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故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注意:发汗时,以身上微似有汗为宜,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及津液。特别是使用发汗力量较强的药物时不可过量。在用量上,南方天气炎热,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北方天气寒冷,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故用量宜重。因为汗耗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热病后期津液亏耗、疮疡日久、淋证及血虚患者,虽有表证亦应慎用,必须用时要配伍适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