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山海棠《本草纲目》
本品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的根。
味苦,辛,性温,有大毒。归肝、脾、肾经。祛风除湿,祛痰通络,续筋接骨。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外用治疗骨折及外伤出血。
(一)毒性成分
昆明山海棠毒性成分主要是雷公藤甲素(参见[雷公藤]项)。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毒性等。
急性毒性:小鼠ig昆明山海棠酒制剂的LD 50为35.2 g/kg。雄性小鼠ig昆明山海棠水提液的LD 50为79 g/kg(69~89 g/kg),而雌性小鼠的LD 50为100 g/kg(90~112 g/kg),说明雄性小鼠对昆明山海棠的毒性更敏感。雷公藤甲素的LD 50参见[雷公藤]项。
慢性毒性:大鼠ig昆明山海棠70%乙醇提取物1 325 mg/kg,1次/d,连续12 d,未见毒性。
特殊毒性:对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皆有毒性。
2.毒理机制
消化系统:昆明山海棠的毒性靶点可能与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昆明山海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视丘脑、中脑、脑桥、延脑、小脑、脊髓等的严重营养不良性改变及出血。
泌尿系统:昆明山海棠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轻度脂肪变性或坏死,中等剂量即可引起肾小管细胞变性和坏死。
生殖系统:昆明山海棠对人精子染色体具有生殖毒性作用,表现为增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增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提高精子染色体畸变率。昆明山海棠可能通过靶向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激素水平失调,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三)毒代动力学
参见[雷公藤]项。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孕妇禁服。小儿及育龄期妇女慎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汤,6~15 g,先煎;或浸酒。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药和对症处理,具体参考[雷公藤]项。
中医治疗:绿豆30 g,生甘草、茶叶各10 g,红糖15 g,煎汤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