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医学入门》

莪术《医学入门》

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一)毒性成分

莪术所含莪术二酮、莪术醇、姜黄素、β-榄香烯等有一定的毒性。

(二)毒性作用

莪术油注射液临床主要毒性反应包括过敏样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及死亡。

图18-1 莪术部分毒性成分

(1)莪术二酮(CAS NO.:13657-68-6);(2)姜黄素(CAS NO.:458-37-7);(3)莪术醇(CAS NO.:19431-84-6);(4)β-榄香烯(CAS NO.:515-13-9)

消化系统:可造成ALT、AST、TBIL、DBIL、Scr、BUN水平升高,甚至造成肝细胞坏死。

泌尿系统:升高BUN水平,引起肾脏功能衰退。

血液系统:莪术挥发油有致溶血作用。

生殖系统:莪术具有生殖毒性,有抗着床、致流产或死胎的作用。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莪术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大鼠ig 3 H-莪术醇后5 min血中即可测出,15 min达峰值,维持1 h左右,t 1/2α为33 min,t 1/2β为12 h;在体内分布速度快,消除速度较慢;体内分布以肝、肾脏浓度最高,能透过血脑屏障;从肾脏排泄,胆汁也有少量排泄,存在肝肠循环。大鼠ig莪术提取液后β-榄香烯的C-T曲线符合二室模型,AUC 0-t为9.83μg/mL·h,t 1/2α为0.47 h,t 1/2β为1.82 h,t max为2.06 h,C max为2.61μg/mL。莪术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 1/2k a为1.32 h,t 1/2为6.89 h,t max为3.89 h,C max为93.15 ng/mL,AUC为1 369.38 ng/mL·h。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能致死胎和流产,月经过多者及孕妇禁用。体质虚弱者慎用,必要时配合扶正益气之药同时使用。对莪术过敏者禁用。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6~9 g。莪术为破血祛瘀之品,不宜多服久服。用药时避免给药速度过快,加强临床用药监护。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过快可有胸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停药。出现疼痛、出血等症状时,可对症应用镇痛药和止血药。如出现过敏反应、休克等表现,可酌情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进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