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剂量与疗程
中药的用药剂量、疗程与毒性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多数中药在常用剂量时仅有治疗作用而无毒性作用,但大剂量用药时,则可引起机体的毒性反应。如苦杏仁成人用量在5~10 g时,苦杏仁苷分解后产生的少量氢氰酸可发挥镇咳平喘作用,但使用量过大时产生的大量氢氰酸则可能引起中毒甚至致死;《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木通常用量为3~6 g,使用过量可导致中毒,临床有因一次用木通超过50 g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死亡病例的报道。另外,若长期、大量、连续用药,某些中药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可能引起药物在体内的积蓄,也极易发生中毒,如肉桂、细辛、益母草等多次给药后可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OATs。其亚型如Oat1、Oat2、Oat3)导致药物在肾脏蓄积进而引起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