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本草纲目》

藤黄《本草纲目》

本品为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树脂。

酸、涩,凉;有毒。杀虫,止血,攻毒消肿,祛腐敛疮。用于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烫火伤。

(一)毒性成分

藤黄的活性及毒性成分主要为藤黄酸、新藤黄酸等。

图8-4 藤黄部分毒性成分

(1)藤黄酸(CAS NO.:2752-65-0);(2)新藤黄酸(CAS NO.:93772-31-7)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中毒表现包括胃肠道刺激、肝损伤、心脏损伤等。过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重者出现便血,甚至因脱水休克而致死。

急性毒性:分别给予家兔和犬2 mg/kg和10 mg/kg藤黄,其心电图和肝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当藤黄剂量增加至20 mg/kg和12 mg/kg,家兔和犬心电图出现T波缩短和轻微倒置现象。小鼠ig藤黄的LD 50为688.48 mg/kg,ip藤黄注射剂的LD 50为33 mg/kg,ip藤黄酸的LD 50为20 mg/kg,iv藤黄酸的LD 50为45.96 mg/kg,ip新藤黄酸的LD 50为36.66 mg/kg。小鼠scα1藤黄素和γ-藤黄素的LD 50均为277 mg/kg,ip的LD 50分别为87.1 mg/kg和77.2 mg/kg,iv的LD 50分别为108.4 mg/kg和108 mg/kg。

慢性毒性:小鼠每日ip藤黄注射剂3.75 mg/kg,连续15 d,或1.875 mg/kg连续30 d;大鼠每日ip或sc 2.5 mg/kg、5 mg/kg和10 mg/kg,连续30 d;家兔每日sc 2 mg/kg或iv 1 mg/kg,连续15 d;可引起局部轻度病变或致心、肝、肾细胞肿胀或坏死、肝点状坏死。小鼠ig藤黄醇提取物15 d,累积4.94 g/kg,实验组动物死亡率超过50%,主要为肝毒性。

特殊毒性:小鼠分别灌胃藤黄生品和炮制品,实验结果表明中、高剂量藤黄具有显著致突变作用,可改变小鼠骨髓细胞中嗜多红细胞微核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高剂量炮制品具有致突变性,但远弱于生品。藤黄的致突变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

2.毒理机制

心血管系统:藤黄酸具有较强的心脏毒性,可抑制H9c2心肌细胞活力,半数效应浓度为0.24μmol/L,毒理机制包括:①损伤细胞核。藤黄酸对细胞核具有明显皱缩作用,可减少细胞核面积。②藤黄酸可破坏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促进线粒体聚集,诱导线粒体肿胀,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导致线粒体质量下降。③藤黄酸还可破坏胞内Ca2+稳态,降低Ca2+含量,促使心肌细胞凋亡。

消化系统:藤黄酸可诱导肝脏CYP2E1表达与活性的上升,导致氧化损伤,产生肝毒性。此外,藤黄酸具有较强的胃刺激性,内服可刺激胃壁神经和肠黏膜,增加胃液的分泌,导致肠蠕动亢进,胆汁分泌增加;较大剂量藤黄可引起胃肠炎,甚至肠出血等。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藤黄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大鼠静脉注射藤黄酸后,t 1/2为15 min,其AUC与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藤黄酸广泛分布于肝、肺、脾、肾、胃、肠和心脏,其中肝脏含量最高。藤黄酸主要以原形和代谢物的形式从胆汁中排泄,粪便中原形药物排泄较少,在尿液中未检测到原型药物,提示藤黄酸可能存在肝肠循环或肠内重吸收现象。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症禁忌 身体虚弱者禁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本品多外用,内服多入丸剂,且应炮制和严格掌握用量。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洗胃、导泻,给予蛋清内服。纠正脱水和抗休克。

中医救治:银花甘草汤对救治藤黄中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