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一)毒性成分

天花粉的毒性成分主要为天花粉蛋白。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小鼠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sc)冻干天花粉的LD 50为11.3 mg/kg,sc天花粉蛋白粗制剂的LD 50为3 mg/kg,sc透析天花粉蛋白的LD 50为1.45 mg/kg,sc结晶天花粉蛋白的LD 50为1.18 mg/kg。

特殊毒性:对孕鼠腹腔注射天花粉蛋白,可降低胎鼠存活能力及活胎率,并可出现颅脑畸形、短肢、短尾和矮小等畸形胎鼠,提示天花粉蛋白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2.毒理机制

生殖系统:天花粉蛋白可直接损伤胎盘滋养层细胞,使破碎细胞和团块进入胎盘血循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还可加速绒毛组织退化坏死,引起炎症反应,出现胎盘循环和营养障碍,造成胎儿死亡。同时,其可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和子宫积液的增加,使子宫收缩增强,导致流产。

免疫系统:天花粉蛋白具有明显的抗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天花粉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天花粉蛋白体内吸收速度较快,孕妇和孕猴肌内注射10 min可吸收进入体循环,t max约为4 h。天花粉蛋白的组织分布情况受给药方式的影响,如肌内注射,广泛分布于肾皮质和肠内粪便,其次为胎盘组织,肝、脾、肺中含量较少;腹腔注射,则以肝脏中含量最高;天花粉蛋白羊膜腔注射给药后,主要滞留于腔室内,尤其是羊水中含量最高,其次为羊膜和子宫平滑肌绒毛,胎盘中含量最低,而在母体血清及尿液中均难以检测到天花粉蛋白。天花粉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转运。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天花粉蛋白均可与胎盘组织选择性结合。天花粉蛋白主要以原形经尿液排出,部分经胆汁排泄。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脾胃虚寒、肠虚滑泄者忌服。孕妇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天花粉蛋白,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时应事先进行过敏试验。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本草经集注》:“恶干姜,畏牛膝、乾漆,反乌头。”

3.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10~15 g。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对症治疗。如出现药疹及过敏性哮喘,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及异丙嗪等;对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注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等;大量出血时,可输血,并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等;对伴有肝损害者,可给予维生素类及护肝药物等;对淋巴结肿大、盆腔感染、发热者,则给予抗菌药物及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