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性

一、选择性

有些中药只对某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生物无损害作用,如巴豆对人的毒性很大,但对野鼠无毒,因此被称为“肥鼠子”;或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对其他器官无不良影响,如附子主要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毒性,但对其他系统毒性较低。上述受到损害的生物或组织被称为靶生物或靶器官。上述选择性的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中药毒性选择性作用的基础是亲和力的不同造成毒物在体内组织分布上的差异,药物暴露量较高的动物/组织通常更易受损害。

2.组织器官对毒物的敏感性 许多毒物是通过干扰组织某一生化代谢过程而产生毒性的,但不同种属或同一种属的不同组织的生化代谢是不同的,毒物只干扰某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毒性作用的选择性。分化越高或生化过程越复杂的组织对毒物的敏感性越高,毒物对其损害也越大。此外,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对毒物反应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