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神农本草经》

硫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一)毒性成分

硫黄毒性成分主要为硫化氢(H 2 S)和As2 O3(参见[雄黄]项),其砷含量可达0.02%~0.10%。硫黄经口服代谢产生的硫化物、硫酸盐等,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无毒,产生的H2 S则对人体有毒性作用。

图26-2 H2 S

(CAS NO.:7783-06-4)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毒性反应可发生在全身多个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血;头晕、头痛、耳鸣、体温升高、意识模糊、瞳孔缩小,继而出现惊厥、昏迷,严重者可因中枢麻痹、呼吸抑制而死亡;呼吸困难,可合并肺炎、肺水肿等;以及循环障碍、心搏缓慢、血压下降等。

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大量吸入H2 S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疼、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谵妄、一过性昏厥等临床症状。对于呼吸系统,会出现肺水肿、肺炎、喉头痉挛、呼吸麻痹、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H2S还会造成呼吸衰竭而迅速死亡。As2 O3会引起急性心脏毒性、肾毒性和肝毒性,急性心脏毒性多表现为心电图的改变,多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严重者出现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源性猝死。

慢性毒性:长期低浓度接触H2S会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

2.毒理机制 硫黄代谢产生的H2 S可作用于黏膜表面的Na+,对黏膜造成强烈刺激。H2 S被吸收入血后,可使Hb硫化,引起组织缺氧,导致中枢麻痹。

(三)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禁用。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药对》:“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硫黄和芒硝相恶,两药配伍使泻下通便作用及镇痛作用明显降低,炎症之肿胀率呈升高趋势。本品不宜与玄明粉同用。

3.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 g,炮制后入丸、散服。

炮制减毒:炮制可降低硫黄中As2 O3含量,并以豆腐炮制品最为显著。实验证明,硫黄和豆腐以1∶1.5的比例进行炮制,制品含硫量可达到98%以上,含砷量低于或等于1μg/m L,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关于砷盐限量的规定。

(四)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皮肤接触,要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吸入中毒,要让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食入中毒,给予洗胃、催吐。昏迷立即给予加压给氧,并予10%葡萄糖液500 m L+细胞色素C 15~30 mg+三磷酸腺苷40 mg静脉注射及辅酶Q10治疗。视病情需要予以苯甲酸钠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予葡萄糖加维生素静脉注射,或予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或予亚甲蓝+葡萄糖液静脉注射。无休克予亚硝酸异戊酯吸入,使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其中的Fe3+夺取与细胞氧化酶结合的硫离子,使细胞色素氧化酶恢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