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所致毒性增强现象的总结
中西药合用是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中西药物各有所长,相互配合应用,往往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尤其是中药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药理作用不尽相同,同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也十分复杂。目前对中西药之间的配伍问题,无论从理论性、药效学或临床角度,都尚待深入研究,只有了解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及药理作用,遵循中西药的各自特性,有原则、有根据地联合使用,才能进行最合理的配伍,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药源性疾病,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安全用药的目的。因此,科学配伍用药,是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脱离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的合用将会导致疗效降低,还可能增强药物毒性作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中西药合用毒性增强现象是由一定的内在机制决定的。阐明因合用而毒性增强的内在机制,掌握一般规律,对于避免相关合用十分重要。合用所致毒性增强可能是由于其中的成分相互作用引起药物效应学的改变,而毒性作用发生相加、协同或增强;亦可能是药物动力学的改变,即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改变。正如前面所述,中西药物在这四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均可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在血浆和药物作用部位的浓度增加,作用强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总之,药物动力学的改变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可能增强毒性作用。
中西药联用可以产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从近20年国内外研究进展来看,中西药合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形成难溶性物质、产生毒性化合物、酸碱中和降低疗效、药理作用叠加产生毒副反应、生物效应的拮抗、酶抑制作用增加毒副反应、诱发药源性疾病、药物种属错乱等。临床病例报告提示中西药联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中西药联用必须慎重。鉴于中西药配伍可能出现更强的毒性,因此合用时一定要慎重,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中西药合用。必须合用时,医务人员或用药者在中西药联用前有必要了解可能的相互作用,高度重视可能的不良后果。也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加强用药后的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或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总之,中西药物的合用要从药物的物理、化学和药理、用药时间和顺序、剂量、药物体内过程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