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一)毒性成分
萜类成分是京大戟的活性成分,也是毒性成分,其中主要是二萜类成分,如京大戟素(euphpekinensin)、异大戟素(isoeuphpekinensin)、pekinenic C等。
(1)京大戟素C(AS NO.:450408-55-6);(2)异大戟素(CAS NO.:1145910-37-7)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外用可引起充血、脱皮等皮肤刺激症状。内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甚至便血等消化道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虚脱、肾功能衰竭;眩晕、昏迷、痉挛、瞳孔散大等中枢中毒反应,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急性毒性:京大戟粉末混入饲料喂食小鼠,MLD为75.63 g/kg;小鼠ig京大戟50%乙醇提取物的LD 50为19.5 g/kg;小鼠ig京大戟和醋京大戟相同提取部位的LD 50分别为160.3 g/kg、234.8 g/kg,表明醋制京大戟有减毒作用;京大戟配伍甘草可使LD 50降低,表明毒性增强。
2.毒理机制 京大戟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具有较强毒性,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引起细胞凋亡有关;京大戟卡司烷型二萜类成分pekinenin C可通过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促进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凋亡,并致细胞周期停滞。京大戟可抑制肝药酶CYP3A2活性,使毒性成分代谢减慢,蓄积增加。大戟刺激性强烈,对皮肤、口腔黏膜、咽喉及胃肠黏膜等接触部位可致肿胀及充血,可因强烈刺激作用引起急性泻下作用。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京大戟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大鼠ig京大戟提取物9 g/kg,二萜类成分的血浆浓度迅速达峰,然后缓慢降低,表明京大戟二萜类成分易吸收且消除缓慢。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孕妇禁用。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不宜与甘草同用。
3.使用注意
炮制减毒:研究表明醋制可使生京大戟毒性降低。菖蒲可降低大戟毒性。用法用量:1.5~3 g;入丸、散,每次1 g。内服宜用醋制品。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以0.02%高锰酸钾溶液或0.10%鞣酸溶液洗胃,然后内服生蛋清、牛乳等保护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对症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