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开宝本草》

千金子《开宝本草》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用于二便不利,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

(一)毒性成分

千金子所含毒性成分为脂肪油和二萜类成分,如千金子甾醇、千金子素L2和L3、殷金醇和棕榈酸酯成分等。

图9-10 千金子部分毒性成分

(1)千金子甾醇(CAS NO.:28649-59-4);(2)千金子素L2(CAS NO.:218916-51-9);(3)千金子素L3(CAS NO.:218916-52-0)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潜伏期1~3 h,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烦躁不安、体温升高、出汗、心慌、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急性毒性:小鼠ig千金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LD 50为160.23 g/kg,石油醚提取物的LD 50>90.8 g/kg,水提取物的LD 50>912.0 g/kg。小鼠ig千金子挥发油的MTD为266.8 g/kg。小鼠ig含油量为22.3%、25.0%和28.4%的千金子霜均无法测出LD 50,提示千金子霜的安全范围较大。

特殊毒性:殷金醇和棕榈酸酯成分有致癌、促癌作用。

2.毒理机制 千金子素可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毒性,引起miRNA和mRNA表达谱发生改变。千金子诱导人胚肾细胞HEK293和人正常肝细胞L02毒性,制霜后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千金子甾醇对胃肠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产生峻泻,致泻强度是蓖麻油的3倍。千金子提取液对大鼠原代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肺成纤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形状不规则,突起变短,排列混乱。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千金子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千金子素L2、L3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大鼠iv千金子素L2、L3 4 mg/kg后,C max和AUC 0-24 h分别为20.76μg/m L、13.48μg/m L和8.43μg/m L·h、5.13μg/m L·h。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症禁忌 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2.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千金子,内服1~2 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生品捣烂敷患处,不可过量。千金子霜,0.5~1 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炮制减毒:千金子制霜后脂肪油和千金子素含量降低,毒性显著降低。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用温水反复洗胃后服活性炭,口服硫酸钠导泻,静脉输液及其他对症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