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硫酸盐类胆矾族矿物胆矾Chalcanthite的晶体,或为硫酸作用于铜而制成的含水硫酸铜结晶。
酸、辛,寒;有毒。归肝、胆经。涌吐,解毒,去腐。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壅塞,牙疳,口疮,误食毒物。
(一)毒性成分
胆矾是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各个系统,主要的毒性成分为硫酸铜,通常是带五分子结晶水的蓝色结晶(CuSO4·5H2 O)。
图25-3 硫酸铜
(CAS NO.:7758-99-8)
(二)毒性作用与机制
1.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服药2 h后即可产生毒性。急性可溶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肠胃炎,中毒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有时候出现呕血、黑便。口服大量铜盐后,牙齿、齿龈、舌苔蓝染或绿染,呕吐物呈蓝绿色,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血尿,尿少或尿闭,病情严重者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有些患者在中毒2~3 d出现黄疸。对人的口服致死量为10~15 g,有时甚至小于10 g也会发生中毒。
慢性毒性:小鼠ig胆矾煎剂的LD 50为0.279 g/kg,观察3 d,发现小鼠拒食、肝充血。大鼠ig胆矾的LD 50为0.3 g/kg或0.96 g/kg。小鼠iv胆矾的LD 50为50~65 mg/kg。家兔和犬iv胆矾的LD 50分别为5 mg/kg和27 mg/kg。
2.毒理机制 胆矾刺激胃肠道的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口腔、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并损伤胃黏膜,引起强烈呕吐,形成黏膜局部充血、水肿、溃疡;大量铜进入人体,损害血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先兴奋后抑制;并可引起肝肾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及溶血等。外用胆矾中的硫酸铜成分能够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对局部黏膜、皮肤、创口有腐蚀作用。
(三)毒代动力学
目前尚无胆矾毒代动力学报道。其药代动力学为:兔ig硫酸铜,在体内处置过程为一室模型;肉鸡ig硫酸铜,C-T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四)毒性作用的预防
1.病证禁忌 体虚者禁服。
2.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五)中毒救治
西医救治:用0.1%黄血盐溶液洗胃,洗至不见红棕色的沉淀物为止;洗胃后可服用氧化镁、药用炭,不能服用牛奶、豆浆及脂肪类和酸类的食物。可服用硫酸镁20~35 g导泻,以排出毒物。多饮浓茶,输葡萄糖溶液,如有酸中毒,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溶液。解毒剂首选乙二胺四乙酸钠口服4次/d,每次1 g;或肌内注射2次/d,每次0.25~0.5 g;或静脉滴注2次/d,每次0.5~1 g,每疗程3~5 d,也可以用于慢性中毒。